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743 修身养性(2 / 2)


别说他们了,就连皇帝,都派人拐弯抹角的询问,有什么赚钱的好路子吗?

既然他们都有求于自己,骆天明要是不趁机要点好处,不就是傻子吗?

于是他再次提出,要做个文臣。

没想到,这个问题的严肃性超乎骆天明的想象,至少在见到大笔利益之前,皇帝和文臣都不想打破惯例,所以这个要求被驳回了。

这就让骆天明有些恼火了,既然你们拒绝我,那我就不带你们玩儿了!

既然要撒气,那就要撒个痛快,骆天明索性就将水泥、玻璃、肥皂、香水等等赚大钱的买卖,全都拿了出来。

但这些买卖都是和将门合作,其他人连边都沾不上,只能眼看着将门赚的盆满钵满。

这么一来,皇帝先绷不住了,开始和文臣商讨,还是让骆天明当文臣算了。

他这么会赚钱,就让他去给三司使当个帮手。

文臣其实也眼馋骆天明的赚钱能力,但他们是想让骆天明带着他们赚钱,而不是给朝廷赚钱。

朝廷有没有钱,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尤其是还要用打破文武之别来换取,那就更不行了。

因此,即使皇帝站在了骆天明这边,也依然没能如愿。

要知道,玻璃、水泥等生意,赚到的钱都是海量的,这么多的钱都无法打破文臣的封锁,真让骆天明有些绝望了。

其实钱多了不是什么好事,看看沈万三的下场就知道了。

虽然宋朝不是明朝,可皇帝不会直接抡刀子,也会暗地里下手。

因此,骆天明将大部分股份都发买了出去,除了文臣之外,谁来买都卖。

这么做虽然是将下金蛋的鸡卖了,可却结下了无数人脉,不只是将门,还有皇室宗亲、勋贵世家、巨商大贾等等。

这些人的能量都不小,即使朝堂上文臣一家独大,可这么多势力集合起来,依然稳占上风。

只是骆天明的做法,让佘太君忧心忡忡,将杨家核心众人集合起来,开了个秘密会议。

佘太君明白骆天明的用心,宋朝不杀士大夫,却没说不杀其他人。

杨家身为将门,若是皇帝真的想杀他们,只需一道圣旨,杨家就会被满门抄斩。

骆天明卖出去那么多股份,结下如此多的人脉,就是为了防备万一。

万一有一天杨家获罪于皇帝,这些人脉或许会成为救命稻草。

但在佘太君看来,这种救命稻草未必能救命,反倒可能会要了杨家的命。

宋朝崇文抑武,怕的就是武将拥兵造反。杨家结下这么多人脉,到底想干什么?仅仅是为了自保吗?

如果是为了自保,你们杨家是多不相信皇帝?

如果不是,你们又有什么目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