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55章655,谈话和聊天是有区别的(1 / 2)





  阿妈本就是个爽朗的人,自从来东莞卖早餐后就比以前在农村的时候会说话了。不过,作为母亲,总免不了喜欢炫耀孩子。

  滔滔的就表扬了她的六个孩子,连陈小六都没有错过。

  “你们喝茶。这是我们农场的野生金银花,加上野生的蜂蜜,味道很好。听说像你们主持人这样常说话的人喝了最好,润喉,润肺。”

  作为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兰小姐对金银花是陌生的。不过,她记得有一款饮料叫金银花茶。因为包装比较高档,所以兰小姐在一众饮料中注意到它,不过并没有买来喝过。像她这样注意身材的人,很多喝饮料,一般都是纯净水。就怕摄入的糖量过高,发胖,影响身材。

  平时养喉,她都是喝胖大海的。

  兰小姐闻了闻,觉得金银花的味道挺好闻的,神清气爽,而且味道比较浓。让兰小姐喜欢的是里面的蜂蜜,“这蜂蜜很纯正。”大大的提高了金银花茶的品质。

  这应该是她这几年来喝过的最纯正的蜂蜜。

  虽然她平时喝的蜂蜜也是让同事从老家山里带出来的,但随着喝蜂蜜的人多了,价格也高了,不管是城里还是山里,大家都免不得的要喂一些糖。

  不管喂的糖多少,势必会影响蜂蜜的口感。兰小姐属于嘴比较刁的一类人,她总能在第一时间喝出这蜂蜜是否掺糖,或者是否喂了糖。

  不管别人说得多纯,她都能第一口喝出来。其实,有一些蜂蜜没有喂糖,只是因为环境被影响、空气被污染而影响了蜂蜜的口感。一些景区蜜最明显的,喝着就让人闻到浓浓的工业的废气的味道。

  “这才是记忆里的蜂蜜。”兰小姐有些感慨。她小时候曾经喝过外婆从乡下带来的蜂蜜,就是这样的味道。

  喝过后让人念念不忘的味道,一直记忆深刻。

  后来,外婆去世后,她就再也没有喝过味道这样纯的蜂蜜。这些年,她也一直在寻找记忆中的口感,记忆中的味道,可惜一直没有遇到。

  没想到,今天在陈家的遇到了。

  难怪那么多大人物年复一年的去大唐农场过年,难怪那么多人愿意购买大唐农场的出产。从稻米到各种粗粮,大唐农场的出产都被打上天然绿色无污染的标签。

  虽然大唐农场的粗粮相对来说比较贵,但它也是真的好吃。兰小姐曾经听同时说过,即使是一碗米饭都带着稻草的芬芳,她还以为这是比较夸张的说法呢。

  但在喝过这金银花蜂蜜茶后,兰小姐觉得这说法一点也不夸张。不管是金银花还是蜂蜜都给人一种美好的享受,好像能带着人回到最幸福的时光。难怪别人说,最好的美食能治愈所有的伤痛。

  喝着金银花蜂蜜水,兰小姐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一家人幸福温馨的在一起。没有现在的工作压力,不用担心脸上会长皱纹,不用害怕自己会老去会容貌不再......人越长大,担心的事情就越多。

  担心的事情越多,压力就越大。

  这是一个死循环。

  很少有人能破解。

  喝着金银花蜂蜜水,兰小姐享受了久违的心安宁静。

  “这是好东西。”兰小姐笑得真诚,“大唐农场真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听说很多老爷子都预订了大唐农场养老?”

  陈白羽疑惑,“是吗?我不知道耶。”虽然听温先生开玩笑的说过,但不管是温先生还是他的朋友,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退休,最少也有二十多年。

  别说二十多年,就是两年都能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了。谁知道二十多年后的大唐农场会是怎么样的一番新模样?

  日新月异。

  就连明天的事情都肯定不了,更不要说二十多年后了。就好像二十多年前的人无法想象今天的生活一样。

  突然,陈白羽发现自己把天聊死了,笑了笑,一脸的无辜的把台阶拾起来,“可能大家想要给我一个惊喜?”

  兰小姐突然发现,外面传言的陈白羽有点失真,这样一个软绵绵的看起来有几分天真的女孩儿真的如外面人说的那样心狠手辣?

  传言不可信?

  不见得。毕竟空穴不来风。

  所以?

  真会装。

  这应该是唯一的答案。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陈白羽的情商不低。

  兰小姐笑了起来,然后和陈白羽谈起这期节目,她和节目组已经准备了一些比较具有看点也比较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

  当然,这只是他们单方面的设定,具体如何还需要和陈白羽母女商定。如果真是目不识丁的人,他们节目组自己就能定下,但陈白羽母女身后涉及的人让他们不得不慎重对待。而且,不管是陈白羽还是陈锦绣都明白他们圈子里的一些小陷阱。

  节目组很专业,问题循序渐进,慢慢的一点点的抓住观众的心,吊起观众的胃口。真不愧是电视台里的大哥。

  陈白羽耐心的一点点的掰开捏碎说给阿妈听。如果阿妈听不懂,陈白羽就会给她举例说明。

  阿妈偷偷的看了兰小姐一眼,“小五,这真的是上电视?为什么和平时大家问我的问题差不多?”

  阿妈在东莞做早餐生意十几年,在当地有不少的熟客,大家对她家的情况也略知一二。平时就有很多熟客喜欢在吃早餐的时候找她聊天。

  聊的不是自己家的丈夫和孩子,就是别人家的丈夫和孩子。作为很多人眼里的成功的优秀的家长,阿妈就成为很多人的榜样,别人询问的对象。

  不少家长想要取经,阿妈不说出一二三来,别人还会怀疑她不舍得分享呢。

  虽然问题变了个样,问话的方式也变了,但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那个答案。

  陈白羽:“这本就是聊天啊。这是一个聊天节目,就是把你和兰小姐聊天的情况录下来,然后播放给别人看。和平时聊天的时候是一样的。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你怎么能养出这么多优秀的孩子,那你就应该分享给大家,让更多的人学习......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做贡献,这是我们的义务啊。”

  阿妈也顾不得有旁人在,瞪瞪眼,“这是你阿祖的功劳。”她可不敢居功。她觉得自己唯一做得对的,就是不管多累不管多难都坚持送几个孩子上学。

  当年,即使在工地搬砖,只要想到几个孩子以后会有出息,她就觉得有使不完的力气。至于孩子的教育,主要是阿祖的功劳。

  家里的几个孩子都是阿祖照顾着长大。唯一遗憾的是,阿祖没有享到孩子的福气,早早就去了。

  ......

  陈白羽和阿妈认真看了节目组提供的问题,没有太多需要修改的地方。就是一些夸赞的话,阿妈觉得太过了,她听着鸡皮疙瘩都起了。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妇女,真的没有必要把她吹嘘得好像天上有地下无。

  陈白羽抿嘴笑了笑,“太煽情。”虽然在看节目的时候会跟着给感动,甚至流眼泪。但回头想起,就会觉得假,不真实,不接地气。这是很多综艺节目的通病,喜欢用悲惨来煽情。

  就好像很多歌唱类的比赛,好像不说出几分钟的凄惨故事就不能比赛。每一个上台的选手都要先说一段自己的悲惨故事,好像比的不是唱歌,而是谁的人生更惨。

  没有凄惨的人生?

  不好意思,你不是节目组要找的人,淘汰,淘汰。同样有竞争力的选手,越是有爆点就越能红,所以在参赛的时候,节目组就问参赛的选手有什么值得炒作爆点的故事?

  亲爸死了?

  呵呵。

  不够惨。

  人家父母双亡呢。

  这就惨了?

  不够,还要养活两个弟妹呢。

  然后还要被亲戚打压欺负,在学校被看不起,还要应付小混混的找茬......总之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陈白羽很不喜欢这种强硬煽情的操作,好像强硬的让别人感同身后。

  没意思。

  就好像兰小姐等几人听到他们一家大小去工地搬砖的时候纷纷红了眼眶,同情他们曾经的艰难。

  但他们家的那段日子并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因为那段日子对他们来说,是幸福的,是快乐的。

  兰小姐碰触到陈白羽想要表达的意思,想了想,“我修改一下?”

  几个人一起讨论,然后确定,最后就等待录制。

  到了录制当天,陈一元和李晓艳夫妻、陈辉年、陈锦绣等人统统都请假作为观众出现在观众席。

  这是阿妈第一次上电视,全家人支持。

  “阿妈,你不用担心,我们都陪着你。”陈一元偷偷看了一眼因为不能上节目而好几天没有好脸色的阿爸,然后瞪了陈锦绣一眼,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偏心?

  明知道家里的老人喜欢上电视,怎么能忽略阿爸?

  家里的阿公阿婆上了《桃源生活》,然后阿妈上了《半边天》,就剩下阿爸一个人,能开心?能高兴?

  陈锦绣皱着眉头,很为难。这几天,她也发现了阿爸的强颜欢笑,特别是阿爸看向她的眼神满是期待,陈锦绣真的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