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4章144,小羽毛受伤(1 / 2)





  一家人‘拜山’回来的时候,正好中午。

  阿婆已经准备了芋头饭。

  因为吃过午饭后,陈白羽三姐妹就要回校,所以阿婆早早的就准备了各种小菜还有干果,一式三份,让她们三姐妹带到学校给同学们尝尝。

  一个早上,从他们出门‘拜山’开始,阿婆就在家里准备了。

  陈白羽三姐妹看着阿婆准备的东西都很感动,陈白羽搂着阿婆的手臂撒娇,“阿婆,你真的太好了。我太爱你了。么么哒。”

  阿婆做恼怒状,“又乱说话。都说了,女孩子说话要矜持,不能太轻浮。被别人听去了,还以为你不正经,会怀疑你的人品。”

  “以后不许乱说。”

  陈白羽拿起一颗酸梅塞在嘴里,“我才没有乱说。阿婆放心,我在外面肯定不会这样说的。”能让她说‘爱’的人本来就少。

  再说,她又不傻。

  虽然那段最黑暗的日子过去了,但祸从口出的道理,陈白羽还是懂的。

  “赶紧的,帮忙炒菜,吃了饭后回校。”阿婆推了推陈白羽。

  “遵命。”

  阿婆摇摇头,自言自语,“也不知道像谁。”他们都不是活泼的人,但陈白羽却特别的跳脱,明明就已经12岁了,却还像个孩子。

  有时候,还要和小胖子争宠。

  把‘拜山’的东西拿出来。

  ‘拜山’用的鸡已经沾上了不少的炮仗纸屑,本来金黄的鸡变得花花绿绿的,看起来很有喜感。

  阿婆让二姐把鸡洗干净。

  “认真洗。泡一泡。不仅有炮仗纸屑还有泥沙。”因为是摆在坟前让祖宗‘吃’,所以在放鞭炮的时候,被飞溅了很多的炮仗纸屑和泥巴树叶。

  就连糯米饭团的外表也只脏脏的。

  阿婆把糯米饭团表面的一层抠下来,扔给院子里的鸡吃,“今年的糯米饭怎么这么多泥沙?”虽然往年也有,但不会像今年这样好像在第三滚了一圈。

  阿婆认真检查糯米饭团的表面,一再确认没有泥沙和纸屑

  陈白羽看了小胖子一眼,“呵呵。”

  小胖子心虚的直接跑去找阿祖。他就是在抓小虫虫的时候不小心把装了糯米饭团的碗给踢翻了,糯米饭团滚在地上。

  他真不是故意的。

  小胖子觉得这个时候只有阿祖身边最安全。

  “哼。”陈白羽直接从旁边拿起一个野果砸过去,砸在蹦奔跑着的小胖子的屁股上,然后落在地上,滚到黄皮果树下。

  小胖子看了野果一眼,然后飞快的跑过去捡起来,在衣服上擦擦就咬一口,被酸得皱巴着脸,“酸。”

  “哈哈。”陈白羽哈哈大笑,小胖子真的太好玩了。

  “阿祖,姐欺负我。”小胖子立刻投入阿祖的怀抱,“帮我打她。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能不听话呢。”

  这话绝对是学阿公的。

  阿公在埋怨的时候就会这样说话,被小胖子给听了去,然后活学活用了。

  陈白羽翻个白眼,然后把从山上摘回来的花心木花插在杨桃树下的一个藤编的小篮子里。

  现在这个季节正是花心木花盛开的时候,淡淡的粉黄粉黄或者小白小白的花心木花一簇簇的挂满枝头。

  花心木开花的时候,枝头上是几乎没有叶的,全部是花。

  淡淡的,粉粉的,白白的,吸引着众多的蜜蜂或者蝴蝶来采蜜。

  花心木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树干的年轮圈很淡很淡,但竖着的纹路却很深,看起来有些‘乱人眼’的错觉。

  花心木和桃花心木不同。

  桃花心木的材质好,是打造床或者家具的原材料。但花心木的木材并不好,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材质却天差地别。

  农场人打造床或者家具一般不会用花心木,太容易招蚁和脆断,所以农场的人很少会人工栽种花心木,大部分是野生。

  因为花好看,也因为多蜜,所以各山头都野生了不少。

  花心木在清明节前后开花,开花的时候很漂亮,农场的妇女们劳累了一天回礼的时候,有闲情了就会摘一把插在家里的旧篮子或者扔在角落的破坛子里。

  清明节前后,走在山头上会发现不少盛开的花心木。

  陈白羽有些后悔,‘拜山’的时候没有带相机,否则,在满是花的花心木下翩翩起舞,一定很美,很仙。

  虽然心理年龄已经几十岁,但少女心还是要有的。

  再说,在群山连绵,青山绿水之间的花树下起舞,怎么看都很小仙女。绝对比拍电视剧还要美。

  可惜。

  只能等明年了。

  “小五,去买包盐回来。”阿婆在火庐大喊,正准备炒鸡的时候,却发现没有盐了。只能让陈白羽赶紧去买回来。

  “好。”陈白羽立刻从阿婆房间上挂着的一个藤编小篮子里拿出两角钱来。

  这个篮子是阿婆放一些重要东西的地方,就挂在窗户的横梁上,里面装了不少糖果还有一些小零食,然后就是零零散散的钱,一分两分,一角两角。

  在农村,大家一般会把钱藏得严严密密,别想能轻易找到一分一角。有时候藏得连自己都找不到,生怕被别人偷了,也怕被家里的孩子拿了。

  需要买什么,都是自己把钱拿给孩子,不多一分,即使多了也是要给回来的。

  但阿婆不会,她会在小篮子上直接放一些钱,几分几角,甚至一元都有,方便平时取用。需要买什么,也是直接让孩子拿。

  不管是陈白羽几兄妹,还是堂弟弟妹或者小胖子,从来没有想过要偷偷的从小篮子里拿钱。买了东西后,剩下的钱也会自动自觉的放回小篮子里去。

  记忆中,好像从来没有家人对他们说过‘这里的钱不能拿’之类的话。但他们就是很直觉的没有私自偷偷的拿取。

  需要了,问阿婆,经过同意后再拿。

  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被信任后的自觉。

  家里人信任他们,从来不会用怀疑的语气说‘钱不见了’。有时候,即使真的丢了钱,也不会无缘无故的质问他们,是否偷拿了?

  不会。

  这种信任,这种自觉,是家人的言传身教。

  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影响了。

  阿公阿婆的随意和信任,还有大大方方不遮掩,让他们从小到大都不知道‘偷偷摸摸’是一个什么词,动词还是形容词?

  他们不需要偷偷摸摸,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要偷偷摸摸。

  当然,如果是大钱的话,阿公阿婆也会藏起来,和所有的农村人一样,不喜欢存在银行,怕有一天娶不出来,都喜欢藏在家里。

  在床底挖个小坑,在墙壁上凿个小孔等等,想要拿钱的时候,爬进床底或者扣掉一块砖。总之就是各有办法。

  “小五,顺便买一张宣纸回来。我给你包糯米团。”

  “好。”

  陈白羽把家里的单车推出来,因为杂货店离家里远,时间又赶,只能骑单车去。家里的单车是双杠的,陈白羽只能把腿伸进三角杆里,歪歪扭扭的踩着脚踏板。

  这个时代的单车质量很好,特别是双杠的单车更重,更高。

  陈白羽只能小心推着车,然后小心心翼翼的把脚架在三角杆里,踩上脚踏板,努力往前。如果不是因为杂货店实在太远,怕回来太迟,陈白羽是不愿意骑单车的,麻烦。

  其实,像她这个年纪的很多孩子都能很熟练的骑单车了,不过是因为陈白羽矮而且娇小,所以暂时有些勉强。

  每次,有小伙伴看到陈白羽骑单车都会笑称她为‘小豆芽’。

  有些不懂事的孩子还会唱起来‘小豆芽才刚刚发芽......’

  每次,陈白羽都会瞪回去,我就是小豆芽怎么了?我就算是小豆芽,也是全村最好看的豆芽。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

  在家的两天,陈白羽觉得自己还没有好好的陪阿祖说话就过去了。

  吃过饭后,陈白羽就开始准备东西要回校了。

  “糯米团还有芋头饭,一人带一份。这是刚炒的萝卜干,我放了小肉丁,就不要给分给同学了,自己平时加菜。”

  阿婆一边准备东西一边说,“在学校里吃饭不要怕花钱。学校饭堂没有肉,就星期日的时候在外面吃。记得一个星期要吃一吃鸡蛋。”

  “吃鸡蛋能长漂亮。”

  阿婆在唠唠叨叨,然后给她们一人十元钱。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每次回校的时候,陈白羽几姐妹都是大包小包,里面全部是阿婆给他们准备的吃食,有小菜,有干果,还要煮鸡蛋。

  炳堂叔送陈白羽三个回校,阿婆一路跟在车后面慢慢走,然后摆着手,“阿炳,开慢一点。”小胖子拉着阿婆的裤腿哇哇大哭,好像被抛弃的小狗,好不可怜。最后被雁堂婶直接给抱走了。

  “跟着姐姐,不要阿妈了?”

  “不要了。我要姐姐。”小胖子扁着嘴哭,然后从鼻孔里喷出一个小泡来。小胖子伸出舌头舔了舔,皱皱鼻子。

  雁堂婶无奈的笑了笑,直接从路边扯一张草叶来擦小胖子鼻孔的鼻涕,“脏。”

  “姐。”小胖子很委屈,可怜兮兮的看着雁堂婶,“阿妈,姐不要我了。”

  “呵呵。你姐不要你了,所以你就不要你妈我了?”雁堂婶掐掐小胖子的小肥脸,“看看阿祖把你养得,满身的肥肉。”

  小胖子也捏捏自己的脸,然后傻笑起来,“我要阿祖。”

  雁堂婶把他放下来,拍拍他的小屁股,“找阿祖去吧。”

  可能是跟在阿祖身边的时间最多,家里的孩子都和阿祖最亲。

  看着阿婆的身影越来越远,陈白羽眼眶发红。每次回家都不想离开,想要一直一直的陪着家人。

  但她有必须离开。

  分别,是她最不愿意做但又必须做的事情。

  唯一的愿望就是快些长大。

  到村口的大芒果树下的时候,阿公扛着锄头在等着,然后给他们三姐妹每个五元钱,还叮嘱一句,“不要告诉你阿婆。”

  陈白羽笑了笑,这应该是阿公的私房钱了。

  “吃好。学好。好好考大学,以后找个好工作。还有,被欺负了,也不要担心,我们村有人。”阿公一直都觉得他们村里的人最团结了,一个杯欺负,全村帮忙。

  即使陈白羽她们在县城,在市里也不用怕。

  有理说理,没有理就靠拳头。

  这是这个时代很多人的想法,甚至更热衷于用拳头解决问题。

  陈白羽点点头,“阿公,你也要注意身体。我以后还要给你赚很多钱呢。到时候,你就天天吃香喝辣的。”

  阿公瞪了陈白羽一眼,“我不吃辣。你也不能吃。吃辣的都要嫁到外省去。”

  “哦。我不吃辣。阿公,中午太阳太大的时候,你也不要出门了。有什么活,早上早些出门就是了。”

  “哼。还用你教?赶紧走吧。别迟到了。”阿公有些不自然的摆摆手,然后又叮嘱炳堂叔一句,“开慢些。迟到也没有关系。”

  陈白羽差点要笑出来,赶紧低下头,抿住嘴角。

  回到市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错过了学校的关门时间,只能暂时住在大唐杂货批发部。

  第二天,因为陈白羽带的东西多,所以炳堂叔开车送她回校。

  路上遇到骑着单车来校的叶清娜。

  陈白羽趴着车窗和叶清娜打招呼,然后看着叶清娜气呼呼的使出吃奶的力气骑车,想要追上陈白羽。

  陈白羽带的东西很受同学们欢迎。

  “小羽毛,这炒糯米饭好香,我差点把舌头给吞掉了。”陈圆圆捏着一块炒得香喷喷的糯米饭团,一边吃一边回味无穷的样子。

  “演得太假了。”

  虽然糯米饭团好吃,但这样一脸好像吃了‘世界第一美味’的样子,真的夸张了。不过,这表情去拍美食广告的话,应该能吸引不少的顾客。

  陈白羽把带来的东西分给同学们,宿舍里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份,“给。”陈白羽递过去的时候才发现对方是一向骄傲看她不太顺眼的杨静。

  陈白羽把手里的糯米饭团往前递了递,“尝尝?味道不错。”

  杨静看着陈白羽的眼睛,抿抿嘴,想要怼一句,她才不吃这些看起来丑丑的东西。但是,陈白羽根本就没有给杨静拒绝的机会,直接塞她手里。

  杨静看着手里的糯米饭团,不知道吃还是不吃?

  不吃?

  闻着很香,很想尝尝。

  感觉要流口水了。

  吃?

  好像她和陈白羽的关系一般,吃人的嘴短,她以后还能继续心安理得的怼陈白羽?

  好矛盾。

  吃不吃呢?

  杨静看了一眼坐在旁边床上的同学正吃得高兴,尝了一小口,味道的确很好。

  一口一口,不知不觉就吃掉了一块,看了一眼手上的油,正准备拿过旁边的毛巾擦手的时候刚好看到春玲偷偷的把陈白羽给的糯米饭团扔掉。

  杨静虽然不太喜欢陈白羽,但也不会一边接受别人的好意,一边糟蹋。

  “春玲,你干什么?”杨静也不是那种会顾及到别人感受的人,看到春玲的行为直接嚷嚷出来。

  杨静的声音太大,不少同学都听到了,然后直愣愣的看过去。

  陈白羽也愣了一下,然后就是愤怒,这些糯米饭团是阿婆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竟然被人如此轻视,真可恶。

  “不喜欢可以直说。浪费是可耻的。”陈白羽好不客气的表达自己对春玲的不满。既然不喜欢她,也不喜欢她的东西,刚刚为什么要接?

  春玲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然后就是惨白惨白,低着头一言不发。她没想到自己的小动作会被杨静发现,更没想到杨静会直接嚷嚷出来,让大家都知道。

  同学们看看陈白羽,再看看春玲。

  大家都不太明白,这两人看起来明明就没有交集,更没有交恶,为什么突然的就好像怨念重重?

  是发生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吗?

  不过,不管怎么说,春玲的行为都很不应该。这是粮食,浪费可耻。而且,这还是陈白羽阿婆专门为了同学们做的,陈白羽也从宝阳镇那么远的地方带过来。

  苦劳,功劳都有。

  怎么能想扔就扔?

  太伤人心了。

  陈白羽没有理会春玲,继续给同学们分好吃的,糯米饭团,还有芋头饭,干果。

  杨静看着春玲,冷哼一声,满满的不屑,“丑人多作怪。”杨静最看不起春玲总是一副‘前世界都在亏待我,全世界都在欺负我’的表情。

  看着就歪腻。

  春玲双拳紧握,爬上床,拉上床帘,把自己隔绝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之外。春玲躺在床上,听着陈白羽用很欢快的语气给大家介绍她家,大唐农场。

  在陈白羽的口中,不管大唐农场的人或者事都是最好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春玲嗤笑一声,都是乡下来的,乡下什么样子她会不知道?根本就不可能像陈白羽口中说的那样好。

  牛粪、鸡屎遍地,那些人更是小气抠门爱占小便宜。

  看到别人家的菜长得好,都要扯一把。明明就是恶心至极的事情,但陈白羽口中出来却成了人缘好,村民朴实大方,互助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