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百一十九章最好也是最坏的君王





  四爷龙颜大怒,后果很严重。

  “鄂尔泰这个饭桶!”

  胤禛气的将手里那件刚买来的青花瓷摔个粉碎。

  那可是真金白银啊,一个盘子就一千两,那扁壶瓶的价格定要翻番。

  李金桂下意识将手里的盘子藏在身后。

  “爷消消气,这也不能怪鄂尔泰啊,他虽是两江总督,毕竟山高皇帝远。”

  康熙爷推崇仁政,造成臣子们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本来康熙爷亲政后,对贪腐的惩治力度就不算重,又有了皇子们的纵容,更是雪上加霜。

  虽然康熙爷亲手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但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吏治腐败、税收短缺、国库空虚。

  四爷接手时,国库储银仅八百万两,而亏空的数字却大得惊人。

  堂堂大清帝国,竟是一副空架子。外面看着强盛无比,内里却空空如也。

  四爷接手了国库空虚的皇位,首先就成立了追缴亏空的机构——会考府,让最为信任的怡亲王胤祥主持相关工作。

  在查办过程中,胤祥查到了履亲王允祹,四爷照样下令抄了履亲王允祹的家,从此允祹依靠变卖所剩无几的家产度日。

  所以四爷当政后,贪污几乎灭绝,官场上下人人如履薄冰,清廉保身,成为史上一大怪状之一。

  作为守护天下苍生的孤独者,四爷注定不会为贵族阶层所喜,宗亲们都与四爷生疏了不少。

  但即便是如此,四爷仍是下旨,命令那些欠了国库银子的人,都要悉数查缴归公。

  如果欠钱的官员没有银钱偿还就抄家,如果抄家还不够,就从今后饷银中扣除。

  一经核实贪官们的罪,四爷就下令查抄贪官的家,抄个底朝天,就连他的亲戚、子孙也不放过。

  而且丝毫不看往日的情面,众从请托,务必严加惩处。

  必须查的他水尽山穷,让他的子孙变成个穷人。因此,四爷也得了个“抄家皇帝”的封号。

  为了整顿吏治,李金桂也帮着出谋划策,她建议四爷每次派大臣下去查账,后面一定跟着一大群候补官员。

  这些候补官员什么级别都有,只要查出一个贪官,就地免职,再根据罪状审判。

  并立刻从随行的候补官员中,选出一个和贪官同等级的候补,补上贪官免职后的空缺。

  前来查账的都是对贪官官位虎视眈眈的人,有问题就能立刻上位。

  查起来那叫一个狠,有时候,这些“候补”还会凑钱给四爷,乞求他派人到下面查账。

  从登基到如今,仅仅五年多,大清国库储银就由康熙末年的八百万两增至五千万两。

  更重要的是,官场风气改变了。四爷当朝,无官不清的说法,也许夸张了点,却是对四爷治理腐败的肯定。

  这就是四爷,冷酷无情,还有点蛮不讲理,却是为万世开太平的好皇帝。

  “杀!张廷玉,立即着手开始彻查此案,朕不管牵连何人,统统论罪当处。”

  胤禛拍桌怒喝道。

  “今后处决贪官之时,不能只叫老百姓看,朕要叫那些当官的也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