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章(2 / 2)


  相较于老九的高调,宝玥经商走的就是闷声发大财的路子了,有着前两世的见识经历,宝玥的首饰铺子从来都不缺新花样,更何况有老十这个敦郡王做靠山,宝玥的生意顺风顺水的很,不用担心宵小来捣乱,也不怕有人会觊觎她的铺子,最重要的是不担心被剽窃了首饰样子。

  而且宝玥的首饰铺子虽然的确是很受贵妇们的欢迎,但是宝玥走的是高端路线,每一个首饰样子只做一套,当然是有几份图纸供人去选的,每天只接一个单子,所以纵然每一套首饰的价格比起其他首饰铺子来贵的离谱,但大家也觉得这钱挣得并不会太多。

  殊不知,这世上最舍得给自己花钱的就是女人了,更何况哪个女人不想要件独一无二的首饰呢,所以即便是要花大价钱,但订单还是已经排到明年去了。所以,宝玥这一年来还真是没少赚,最起码老十每年5000两的俸禄银子加5000斛的禄米比起宝玥首饰铺子的收益来完全不够看的。

  不过,这收入高了,支出也要比之前在宫里的时候高的多了,先不说老十和宝玥日益提升的生活品质,就是养着郡王府里的侍卫、谋士们也是需要挺多的银子的,不要以为老十不想争那个位子就不需要谋士了,这上朝发言、写折子什么的都得有人帮着谋划啊,更何况,有早年老三被算计的降爵那件事儿在,老十还真担心被那个兄弟给算计了呢,养几个谋士也好安安自个儿的心。

  当然,比起收入来,敦郡王府的支出还算是少的,比起有志于大位的哥哥们来,就更是不够看了,毕竟用不着拉拢人脉,这才是最耗钱的了,要不然老九赚的银子都去哪了,大半不都是被老八用来拉人了嘛!

  新年将近,朝廷上下又忙碌起来了,待在工部的老十也不例外,三天两头就要加一次班,对于政事宝玥帮不上什么忙,就只能负责给老十提供美食了,免得他过回年再瘦下来,于是继上书房之后,工部也沦陷了,大清宠夫第一人又发大招了,以至于工部的官员们也跟着老十沾了个光,在全年最忙的时候不但没想往年一样瘦几斤,反而还胖了不少呢。

  老八跟老十同在工部自然也是没少吃宝玥送过来的膳食,所谓‘拿人家手软,吃人家嘴短’,但是这一条在老八身上根本就不成立。

  借着跟老十一起加班吃饭的空儿,老八不止一次的过来套近乎,话里话外想要拉拢着老十跟他干。对此,老十只能呵呵了,咋这么大的脸呢,他一个郡王为什么要跟在一个贝勒后面呢!是他的“草包”人设太过成功了,还是八哥当他的脑子进了水了!

  老十一直就没想明白,为什么他九哥会跟在老八后面,甘心当他的钱袋子,九哥的确是爵位要比八哥低,但是三哥能被降爵,九哥也能被升爵啊,怎么不比当八哥的钱袋子强啊!再说了九哥这么明目张胆的经商,皇阿玛肯定会不满,虽然现在还没有发作,但他的小黑本上能不记着吗!再说了九哥挣得那些银子才有多少是花到他自己身上了!不都是平白给八哥做了嫁衣吗,利益八哥拿着,后果九哥自个儿担着,老十想想都觉得心里憋屈的慌。

  老十不是没去跟他九哥说,但是没用啊,真不知道八哥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现在自己的话,九哥他根本就听不进去!一来二往的,闷气倒是没少生,但效果是一点没有!现在朝上已经有人在弹劾九哥与民争利了,好在皇阿玛一语带过了,并没有拿出来说事儿,但是瞧着当日皇阿玛的脸色,老十觉得还是得劝劝九哥暂时收敛一些最起码避避风头再说。

  但是一想到九哥的态度,老十还真是有几分踯躅,到时候别弄巧成拙才好,不过劝还是要劝的,他不可能看着九哥走错路,要知道皇阿玛一旦拿九哥经商这事儿发作,九哥的仕途和名声就全完了。

  所以该劝还是要劝的,不过怎么劝老十觉得还是得要好好想想,毕竟过去这一年的经验教训实在是太惨痛了。

  第74章

  吸取以往的教训, 老十不再仗着两人昔日的兄弟情而直白的去劝说老九,而是找了个中间人——老五,一来,老五是老九的一母同胞的亲哥哥,两人之间的感情虽然不怎么深,但是好歹不会害老九,二来,由于自幼放到太后膝下抚养,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与大位无缘,因为康熙是不会允许下一任的大清皇帝还是出自于科尔沁女子之手的, 因此老五虽然后院里乱了点, 但是从不掺和兄弟之间争权夺利的这些事儿。

  为此, 老十特意给老五下了拜帖, 去老五府里跟他说这事儿。

  老五一听老十的来意, 立马就答应下来了,这老十都能看出来的事儿,老五这个早两年上朝的哥哥就更能看出来了,他倒不是没有去劝过老九,只不过和老十一样都失败了而已。

  这会儿见老十因为这事儿来找他,老五一方面长舒了一口气,毕竟老十和老九的关系比起他来要好多了, 虽然这两年来淡了一些,但他知道老九最重情谊不过了,有老十和他一起出马, 老九说不定就能听劝了,额娘也没必要每天替老九担心了,另一方面,心里也为老十对老九的这份兄弟情感到羡慕,不像他连个说知心话的好兄弟都没有。

  出于为老九好的心,两人一拍即合,仔细商量了一番,觉得宜早不宜迟,明日就宴请老九,好好劝劝他。

  然而,第二日,颇有信心的两人在老九的福源楼定的雅间里等来的却是老九和老八两个人。

  老五:这tmd还劝什么劝啊,谁不知道九弟经商的钱大半儿都被老八用来收买人心了!

  老十:今天算是白费功夫了!

  好在作为皇子的基本礼仪还在,老五跟老十两个人虽然心里气愤,但是面上还是不尴不尬的请人坐下。

  老九此时心里也有点不舒服,他不是不知道亲哥和蠢弟弟心里不待见八哥,但是请帖送到的时候八哥刚好在他府里,八哥都已经开口今日要跟着他一起来了,他也不好驳了八哥,更何况他是真觉得八哥是个有能力有野心的于那个位子绝对有一争之力,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不能支持八哥呢!

  自从被皇阿玛封为贝子之后,老九就觉得这皇位上将来坐的还是跟自己亲近的兄弟好,爵位要是指望皇阿玛,说不定到死他都只是个贝子,太子或是大哥他们上位,用自己的面也不大,老十倒是跟他亲近,出身高,母族也给力,但他既没那个野心,也没那份能力,还有个蒙古的福晋,这基本上就跟大位绝缘了,所以数来数去也就只有八哥了。

  进门之前,老九还觉得自己做的对,毕竟在他看来这是于双方都有益的事情,但是进门之后,瞧着五哥和十弟面上敷衍的笑容,四个人之间似有若无的尴尬,老九不单心里不舒服,也隐隐有些后悔。

  看着面前的情形,老八不由得露出一个苦笑,声音低沉的说道:“我知道自己不受五哥和十弟的欢迎,我说完几句话就走。”

  老五和老十面面相觑,不明白老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人家都这么说了,他们也只有洗耳恭听的份了。

  老十看着老五微不可察冲他的点了点头,才道:“八哥有话说就行了。”

  老八听罢,才继续苦情的说道:“五哥、十弟是来劝九弟放弃经商的吧?但是你们可知道”

  “抱歉,打断一下,我们不是来劝九哥放弃经商的,我和五哥身为九哥的好兄弟自然知道他对经商的兴趣,所以我们只是想劝九哥暂时把经商的事儿放一放,过了风头再说。”老十插口道,哎吆喂,我这暴脾气,可别想着拿九哥的兴趣当借口,兴趣就非得急于这一时吗!

  见老十把自己的话打断,老八也不恼,神色反倒愈发的温和,无奈的看了老十一眼,才缓缓开口道:“我知道五哥十弟是好心为了九弟考虑,也知道你们和九弟感情好,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一时的让步可能就是一辈子的让步了,现在九弟若是因为那些官员的弹劾他与民争利就暂时放弃,那以后若是九弟再经商,他们还要弹劾的话,九弟是不是还得去‘暂时’的放弃呢,那和直接放弃又有什么区别呢!”

  老十:说的好像是那么一回事儿,但那也不能就这样等着九哥被皇阿玛发落呀,更何况九哥经商得来的钱大半还不是他自己花了!

  老五:这理由简直让人没法反驳,但若是因为经商被皇阿玛厌弃了,那多不值得啊,难不成要九弟顶着贝子的爵位过一辈子吗!

  老九觉得八哥这话简直是说到他心坎里了,可不是嘛,他若是因为几个言官的弹劾就让步,那这步就得让一辈子了!但是瞧着五哥和十弟努力想要反驳又反驳不上来的样子,老九也知道他们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毕竟几千年了,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从未改变,怕是他们打从心眼里就瞧不上经商吧!老九苦涩的想到。

  老八这会儿见面前三个人的反应都和自己预料中的一样,不由得觉得对自个儿今日的计划有了几份信心,趁热打铁道:“所以说老九要想以后还能经商,就一步都不能退,现在退一步,未来可能就得退两步,不能助长这些人的气焰,我们这些龙子凤孙难不成还得掣肘于他们不成!”

  尽管老八说的很是鼓动人心,但老十还是忍不住反问道:“难道我们就这样等着皇阿玛发落不成?!”

  老八心说终于问到点子上了,就怕你不问呢,看着三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老八皱着眉头一脸愁苦的说道:“当然不能就干等着了,这事儿也不是没有办法,就是这办法比较难办罢了。”

  老五和老十下意识的就开口问道:“什么办法?”

  老八看着俩人异口同声的样子,挑了挑眉毛,继续一脸愁苦的说道:“只要没有人弹劾了,或者没有这么多人弹劾了,那皇阿玛也就不会去管了吧,毕竟九弟怎么也是皇阿玛的儿子,这点事儿皇阿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

  老八顿了顿,看着面前默不出声的三个人,接着蛊惑道:“至于怎么让那些人闭嘴,我们就得好好商量商量了。”

  这两年来太子和直郡王之间的斗争日趋白热化,老三、老四、老八三个人也蹦跶的厉害,当然比起前两位来他们几个势力就要弱的多了。对此,康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太过分,康熙就不会去管,任由他的几个儿子内斗。

  这次弹劾老九也是太子、老三、老四他们几个授意的,甚至直郡王也有推波助澜,毕竟这大把的银子流进了老八的口袋里被他用来收买人心,这其余人自然是坐不住了,太子、老三、老四他们一来是怕给直郡王增加势力,毕竟老八明面上是跟着直郡王干的,二来也是怕把老八这个后起之秀掌握的太多了,到时候成为一个强敌就不好了。

  而高傲如直郡王也怕老八发展的太快了,毕竟老八的能力和野心他都是了解的,万一有一天压不住他了,难堪不说,更重要的是看似温润无害的老八绝对会是一个劲敌。

  所以才会有这么多弹劾老九的折子,不然的话,一个皇子既没有烧杀掳掠,又没有草菅人命,不过是经商而已,哪里会有那么多言官去参他啊。

  对于兄弟们之间的争权夺利,老十是向来不肯去参与这些的,他自知自个儿的才能不够,也没有登上那个位置的野心,更何况,他真心觉得太子已经是个足够优秀的储君了,余下的兄弟们没人能比得上他。

  老五于这些事儿就更是淡薄了,一来他已经无缘大位了,二来他现在虽然只是个贝勒,但是看在太后和科尔沁的面子上,不管是哪个兄弟坐上那个位子,他的爵位绝对是只升不降,既然如此,他又何苦去趟那一潭浑水呢!

  但是现在摆在老五和老十面前的问题是:若是让那些言官罢手,就差不多得要得罪包括太子在内的那几个兄弟了,若是不管那些言官,那就得看着老九被皇阿玛发落了,他们于心不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