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章(2 / 2)


  静怡眼巴巴的看胤禛,等他用了第一口,这才迫不及待的拿了玉米饼,先小小的尝一口,然后眼睛就亮了:“真好吃,不愧是我自己种出来的,我果然是很有种地的天赋。”

  胤禛忍不住笑出来,非要说的话,这玉米还是少了一点儿味道。不过,静怡觉得好吃,那就算好吃吧。

  “你怎么知道玉米要和黄豆一起种?为什么不是别的?玉米还能和什么一起种?小麦除了花生呢?”用完晚膳,胤禛引了静怡在软榻上坐下,这才问道。

  静怡眨眨眼,她怎么知道?她小学还是初中学的呗。还有什么能套种?她还真不知道,能记得这两个例子就不错了。还有什么西瓜甜瓜之类的?

  “我也不知道啊,我就瞎蒙的。”静怡一脸迷茫:“不如试试玉米和番薯?或者土豆?哦,说不定水稻田里面能养鱼呢,或者养泥鳅?”

  胤禛挑眉:“都是瞎蒙的?”

  “也不算完全瞎蒙吧,我就觉得吧,一块儿地,就像是……嗯,一桌子席面,庄稼就像是吃席的人,有人喜欢吃酸的,有人喜欢吃辣的,那一个人肯定吃不完一桌子,大家拼凑拼凑,就能省下来一桌席面了。”静怡尽量挑着最简单形象的解释来说,至于什么植物根系会产生什么废料又刚好是别的植物需要的这一类的话题,她就不要提了,提了说不定也听不懂,听懂了说不定还要追究她为什么会知道。所以,她还是直接不知道好了。

  “那为什么水稻田里要养鱼?不怕鱼虾将禾苗吃了吗?”胤禛又问道,静怡摇头:“肯定不会吧,鱼虾又不吃禾苗,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垃圾……”

  “咳,我不是这个意思。”静怡尴尬,说太快了,顺口就秃噜出来了。偷偷瞄胤禛的脸色,见他不是很生气,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赶紧的再次提醒自己,说话要三思,要从脑袋里面过三遍才能开口。

  “哎呀,爷,您就别问我了,我就是瞎折腾,嫌弃种花太没意思,还种的蔫蔫儿的不开花,这才换了庄稼,就是想着有收成了我自己心里也开心,至于什么能种什么不能种,您问我还不如问庄子上的佃户呢,至少他们知道什么季节种什么,能同一个季节种的,才能套在一起。”静怡看胤禛还想发问,忙摆手:“要不然,一样样试过去?同一个季节的东西,好像也不是很多吧?”

  胤禛伸手揉她脑袋:“怕什么,你说错了我也不会责罚你,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自会找人去实验的。”

  “嗯,我暂时就只能想起来这么些。”静怡仰着脸努力的想,然后可惜的摊手:“就这些已经够我折腾了。”

  “好吧,那你以后还想起来什么,就尽早告诉我。”顿了顿,胤禛又说道:“我给你个庄子?”

  静怡顿时睁大眼睛,好一会儿,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的问道:“你该不会是要将这个庄子当成奖励赏赐给我的吧?”

  胤禛一脸严肃:“若是呢?”

  静怡一张脸立马皱起来了,自己不太想要庄子啊,庄子的收成虽然挺稳定的,可就是太稳定了,一年顶多能赚给几百两银子,还不够那操心的。实在不行换成铺子……她没人手,铺子也白搭。

  “不是奖励,送你的礼物。”胤禛揉了一下静怡的头发,终于起身:“时候不早了,让人打了热水过来吧。”

  静怡忙跟上前去伺候胤禛梳洗,她对自己的身份定位是十分明确的,在福晋和胤禛跟前,那就是伺候人的。

  “四哥,张英过世了。”一大早,胤禛才刚到皇宫,胤祥就凑过来压低了声音和他说道张英是文华殿大学士,上个月刚上了折子乞归,然而没想到九月初会有废太子这事儿,于是这折子就耽误了下来。

  “汗阿玛那里,定是要给张家一些荣誉的。”胤禛转了转手上的扳指,张家要守孝,就能从这次的事情里面全身而退了。这样一想,张老爷子去的倒挺是时候。

  “张大人是个好官。”胤祥叹口气说道,顿了顿,又压低了声音:“我想见见太子。”

  “你不要命了?”胤禛皱眉,这段时间,康熙对胤祥的态度实在是……根本就是视而不见,可见上次的事情,在康熙心里是多大的疙瘩,若是胤祥再去见胤礽,怕是事情就更说不清楚了。

  “记住,他现在不是太子了,你别惦记那么多了,该做什么做什么去,都已经祭告过天地,这事儿就是板上钉钉了,再也翻不过来了,你不要去胡闹知道吗?”胤禛警告道,胤祥张口想说什么,却是听身后忽然传来八阿哥的声音:“四哥和十三弟来的挺早的。”

  “能早不能晚。”胤禛扫一眼过去,面无表情的说道,胤禩忙笑着点头:“四哥这话说的有道理,对了,朱三太子叛乱的事儿,汗阿玛打算让谁去?四哥你可知道?”

  浙江那边的事情,去年大旱,本来就颗粒物无收,今年粮价又涨的厉害。于是那边就有百姓打砸了粮铺和富商人家,一边说这事叛乱,一边说这是浑水摸鱼,八月份胤禛就收到了折子,但这事儿一直是没定下来怎么处置。

  “汗阿玛自有决定,轮不到咱们开口。”胤祥笑着说道,冲胤禩抱拳:“倒是要恭喜八哥,内务府日后可就是八哥的地盘了。”

  胤禩笑道:“内务府是为咱们爱新觉罗家掌管东西的,哪儿就是我的地盘了,十三弟可是说错了。”

  “是是是,我说错了,不过,这可真是好差事,八哥日后发达了,可别忘记提携弟弟。”十三笑着说道,胤禩看了一眼胤禛:“我还以为四哥已经给十三弟找好了差事呢。”

  胤禛绷着脸摇头:“我自己都还没差事。”

  这话说的有点儿不客气,胤禩脸色僵了僵,但随即就又是一脸笑意:“汗阿玛看重四哥,定是有更重要的差事给四哥,对了,怎么没见十四弟呢?”

  话音刚落,外面就响起静鞭声,胤禛索性一转头往外面走去,胤禩也并非是必须要一个答案的,笑了一下,也跟着过去。

  张英很是得康熙看重,他自己本身也是年纪越来越大,对生老病死,本就有些在意。听闻张英过世的消息,康熙也是十分悲痛,当即点了胤禛去代为祭拜。

  下朝之后,胤禛就直接去了张家。张家门前已经挂上了白色灯笼,张英的幼子张廷瑑亲自在大门口送往接来,见了胤禛,忙上前来行礼,胤禛赶紧托着他手臂:“小张大人节哀顺变。”

  张廷瑑眼眶微红,忙引了胤禛进去。进门则是张英长子张廷瓒在招呼,张廷玉和张廷璐则是在灵前守着,见胤禛进门,张廷玉忙上前烧了一把香递给胤禛。

  “张大人一生为朝廷,为人清廉,慎密恪勤,是为百官典范,他这一去,汗阿玛心里甚为遗憾悲痛,若非是身子不允许,就要亲自来送张大人一程了。”

  胤禛很是敬重张英,当年他在乾清宫读书,张英还曾当过一段时间的侍讲。上了香,还拉住张廷瓒开解了几句:“汗阿玛时刻惦记张大人,你们且安心守孝,待日后,汗阿玛自会想起你们的。”

  这算是一种变相的承诺,张家子一旦守孝,现在的官职肯定是保不住的。守完孝若是上面康熙想不起来,他们也不一定能再回来。可有胤禛这句话在,他们就是走也能走的安心。

  胤禛还带了康熙的圣旨,赐谥号文端。

  安抚了张家人,胤禛才回府。这才刚坐稳,十四就找上门来了。也不知道是在哪儿吃亏了,神情很是不满,进门就吭哧吭哧的骂了两句脏话。

  胤禛听着不舒服,皱了皱眉:“有事儿就说,没事儿就回去。”

  “你到底是谁的亲哥?”十四更是不高兴了:“十三稍微受点儿委屈你就恨不能找到汗阿玛跟前为他伸冤,你弟弟我都要掀不开锅了,还不许来你这儿抱怨两声?”

  “若是掀不开锅了,回头我让你四嫂给你送些米粮。”胤禛面无表情的说道,十四忙摆手:“可别了,就跟上次你要债一样,大张旗鼓的,我可就没脸见人了。”

  “你到底有什么事儿?”胤禛略有些不耐烦,十四若是懂事儿也好,到底是亲兄弟,他还能不顾着亲弟弟?可偏偏十四这性子,是没理也要搅和三分理的,次数多了,他也是有些不想管的。

  “听说缅甸那边要开战了,我想去。”十四理直气壮:“你想个办法,和汗阿玛说一声,让我去。”

  “额娘那里同意了?”胤禛不急不缓的问道,十四立马露出几分心虚,胤禛了然,摇头:“不行,若是额娘那边没说通,我是永远不会帮你的。或者,你别找我帮忙。”

  十四大怒:“你真不帮?”

  “不帮。”胤禛摇头,十四急的在屋子里转了两圈,又回到胤禛跟前:“额娘那里你不用管,反正你现在出宫建府了,一个月也就进宫请安那么一两次,额娘若是说你了,你就当没听见不就得了?”

  胤禛还是摇头,十四想了想,又压低了声音:“好歹我是你亲弟弟,现在太子被废了,论年纪呢,你肯定是比不过大哥的,论在文人心里的地位呢,你是比不过三哥的,你心里,难道就没半点儿想法?”

  “闭嘴!”胤禛气怒,“你脑袋里面装的是不是都是水?这样的话你也敢说?”

  十四梗着脖子反驳:“为什么不能说?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我不就是将它放在了明面上吗?允许你们自己心里面想,不允许我嘴上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