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节(2 / 2)


  进门就问,“媛媛,我能为你干点什么?”

  “晶晶,你剥花生。让剥花生的去洗腊货。”

  “行嘞。”

  马东一听说腊货,两眼发光,“老何,今儿用腊货招待我们啊,得造不少吧?”

  “嗯,用腊货招待你们。使劲造吧,反正只做那么多,你想多吃也没有。”

  与马东说话,一点也不客气。

  媛媛没事,等洗腊肉的人洗好,自己才能有事做。配菜都洗好,切好,放在了一边,厨房一个煤炉正在蒸包子馒头。

  她刚才一个人包了几十个包子。

  糙碎米粥已经在煮。

  一个小时后,何家从媛媛来了以后,第二次肉香味四溢,飘散的下面的篮球场都能闻到。

  就有人议论啊:

  “哟,闻着香味又是何营长家吧?”

  “肯定的呀,他家今天请客,连着两顿都得请。人家家里条件好,咱这些人可比不了。”

  说话那语气酸的哟,是二营长家是那位。她也想去吃,可人间没有请自家男人,她连蹭吃的机会都没有。

  但也不好说人家瞧不起他家男人,因为中午请的是一营的军官。晚上是团部的各级军官,也是一营时常需要打交道的一些部门,不打交道也得请,免得被人说。

  至于其他几营的,暂时安排不了,人家都没有请。

  也不是瞧不起谁。

  她酸归酸,可不敢多说。

  边上一位军嫂,是从下面的一个地级市随军来的。羡慕的说道,“我不羡慕何营长爱人别的什么,就羡慕她老家物产富饶,能自留一些,家里多些吃食,零嘴,这些可是花钱都买不到的。”

  二营长爱人听了,那张大嘴快撇到天际去了,不屑的说道,“你们城里人真是不知道柴米油盐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还想吃零嘴,你们真是够有钱的。”

  其实二营长的爱人心里是羡慕的,她家孩子能吃饱肚子就谢天谢地了。

  虽然现在粮食有增产,可因为是集体劳作,其实也没有试验时的亩产那么高。

  大家照顾田地没有田地归自家时照料的那么上心那么精心。

  增产一些也没有让人吃饱,还是缺粮食。

  各种物资一样的缺。

  今天,何家是高朋满座。一营的军官们,被一桌子好吃的好喝的震翻了。

  真的,好菜,硬菜,大菜,粥,馒头,包子,好酒。嚯,居然是茅台酒,这群人不是没有喝过茅台,可也难得喝一次。

  个个都疯了一样,盯着茅台看。

  晚饭,一样的标准,马东也陪吃陪喝。

  与团部首长一起吃饭,他肯定要在啊。

  他善言谈,有他在座不会冷场。

  一天的时间,媛媛总算是忙完了。累的晚上都不想动。

  夜晚,房间只有夫妻俩,何建国边给媛媛按摩老腰,边心疼道,“下次咱不请客了,一天累惨了。”

  “以后再说吧。”

  随军的日子平淡如水,没有什么大的波澜掀起。

  唯一的一点波澜就是关建军也在几年后调到何建国一个团认职。

  就是何建国也没有想到,居然这么巧。

  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当然他也没有太在意,也足够相信妻子。

  关建军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孩子,关家父母急的不行,几次要关建军离婚再娶。可关建军怎么也不愿意,慢慢的也不愿意回家探亲,不愿意让妻子被父母嫌弃。

  只是偶尔在家属区见到何家的几个孩子,他眼中有渴望。他也想有自己的孩子,可妻子无法生,他也不能因为这个□□再娶。

  关家父母算是得了报应 ,家里最有出息的儿子,多年不回家,等到他们大病重病不行时才回家。(后话)

  十年多眨眼间,转眼媛媛已经是中年妇女,时间也就进入了一九八零。

  家里的孩子们,读大学的读大学,最小的也十几岁,上了初中。

  这些年她跟着何建国东跑西颠的,京都大军区的所有地方全调动了一个遍。

  刚随军第二年,就在马东的介绍下,在京都买下了第一套房子,这些年又买了几套。

  家里四个孩子三男一女,都有了自己的房产。

  何父何母已经退休,在去年也来了京都,与彭爹彭母一起跟着何建国过日子。

  何建国现在级别高,在京都市里上班 ,依然是军人。在京都军区大院中也有分配房子,只是家里有老人有孩子,房子不够住。

  一大家子住在前些年媛媛买的三进院中。

  院子找来的老匠人装修,用古法装修的,只是厨房,卫生间里面狠狠的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