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3节(1 / 2)





  此前也不是没有这种先例。

  但一直跟进苏呦病情的大夫完全否决了这个提议。

  他的理由是:在十六年前,苏呦意识不清醒的时候动过杀害刚出生不到三个月的女儿的念头。

  如果苏呦女儿脖子上的痣被她看到,刺激的她情绪崩溃,让她愈发愧疚,很有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那苏呦的孩子也会因此而愧疚一辈子。

  这就会成为灾难级别的悲剧。

  听到这里,最开始要求要带女儿过来的医生也不说话了。

  苏呦的哥哥跟常文曜交了底,说:“那根曾经扎进乔依之脖子里的‘针’,其实是小呦从窗棱上抠下来的铁丝。带、带着点点锈迹,如果当时引发破伤风的话,那小之之真的就没了。”

  幸好,当时家里人也不放心苏呦一个人带孩子,叮嘱保姆一定要时时刻刻看着孩子和苏呦,给她双倍工资。这才没酿成大祸。

  但就算这样,乔依之现在下巴下方不远,脖子右侧,那颗黑色的痣依然伴随着她。

  这一点常文曜现在完全不敢告诉乔依之。

  以后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兴许他会说出口。但更大的可能是瞒一辈子。

  没有谁能忍受父母曾经动过让自己死亡的念头。就算情有可原,但这也会是孩子一辈子的创伤。

  乔依之喝完牛奶后,继续肝实验分析。

  上辈子自己的情况其实远比现在难过,用哭的时间去学习、研究,其实远比哭泣收效更高。

  苦难就像是生锈的铁片,不住的打磨人的软肋。打磨的久了,有的人熬不过去,没有然后了;有的人强撑着,把皮肉都打磨的不剩血色,结成厚厚的茧,这时候再磨,就感觉不到痛了。

  但其实伤痕依然在。

  最近周老天天给陈教授打电话询问乔依之的情况,乔依之也不是故意听的,但就是中老年人接电话都得把音量放到最大。

  乔依之恰好耳力比较好,有时候有意无意的都能听到几耳。

  ——我就说嘛这个小姑娘很适合我的研究思路,老陈,一个字,你让不让学生?

  ——不!

  没毛病,一个字。

  老陈还会解释:“那是因为我的思路不适合初学者,我得等小乔集思广益后,再教给她深入分析研究的方法。”

  周老:“……呵,当我没有更好的教学思路?”

  陈教授说:“哎,我该去跟小乔做实验了,下回聊,再见。”

  周老:“???”

  乔依之这边刚写完一个分析的小点,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居然是李闻风发来的。

  正好乔依之打算休息一下,就把手机拿起来,按照健身教练的要求背靠墙站着。

  ——因为之前健身教练给她测量体型的时候,发现乔依之有微微的驼背倾向。因为心脏不好,人总是会下意识的躬身护着心脏,久而久之,就难免出现这种情况。

  这一点乔依兰也发现了,她经常会跟乔依之提这件事,此后乔依之上课的时候,也会记着姐姐教过的,挺直腰杆儿。

  但乔依之若是放松了,那自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因此,驼背这件事也被健身教练给发现了。

  李闻风发过来了几张照片,都是村里的景色。

  他还写了注释:“现在河水没有以前多了,鱼虾也少了。”

  配图就是之前乔依之年幼时记忆里的河道,两边都是晒得发白的大石头,可以容一两个人坐在上面。

  河水很清澈,但也很浅,可以看到河底小小的深色石头。

  李闻风这边努力的打字给乔依之介绍,那边夏诚开始拆他的台:“乔神,我们刚拔草回来,这是风哥。”

  很明显夏诚这张是偷拍的,像素很模糊,角度也很迷。

  能看到李闻风背着背篓,蹲在一块石头上拍照。

  硬生生把一米八的风哥拍成了一米六。

  夏诚还说:“乔神有机会来我们村玩啊,风哥他们家盖了新房子,大平层,二楼可以晒玉米,还有个大院子。”

  他这边还没介绍完,就被李闻风给发现了端倪。

  两人自然一阵打闹,过了大概有五分钟,李闻风把自己家院子的照片发过来。

  偌大的一个院子中围了个菜园子,菜园子旁白有几个鸡笼,旁边还有鸡在地上啄着。

  还有一张是李奶奶做的糖糕,松松软软,看着就勾起了人的馋虫。

  李闻风说:“爬上楼顶后,晚上躺着看星星,很好看。”

  乔依之正在打:“肯定很美,想去看看。”

  李闻风又说:“今天是认识小乔的第八年,很高兴可以一直跟你当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