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节(2 / 2)

  “我们这几天先翻地,你们多割些枯芦苇杆,等过几天我们就去搭。”江大山说。

  第60章 干活

  差不多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大郎他们一鼓作气的把地全翻完了。辛湖她们割的芦苇也够多了,全堆在湖边,大家终于有空搭草棚了。除了芦苇之外,大家又在家里选择了些粗壮的干树枝,再去砍了几棵小树回来,开始着手搭棚了。

  刚开始,大郎和辛湖还去岸边凑了会儿热闹,却被大人们赶回来了。大郎也乐得不管,回家来把所有的种子都翻出来先晒晒,准备要播种了。

  看着这杂七八拉的种子,大郎头疼的说:“要先种哪样?”这会儿,他才发觉自己想的太天真了,真的种田可没那么容易啊。

  可是所有的大人,都没有一个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刘大娘支支唔唔的说:“不就是现在播种,秋天收吗?”她脑子中就这个大印象了。大郎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了辛湖。

  辛湖仔细的回忆了几遍,也很头疼,不过她多少有些理论基础,说:“豌豆,油菜,小麦高粱好象都是同时播种的。”

  “你确定?”大郎怀疑的问,可惜他自己也是个糊的,根本就不敢确认哪个先种。

  “恩,我记得每年四五月豌豆和油菜都开花,可好看啦。然后,小麦高粱都是春种秋收的。”辛湖说。这是她家乡的农事情况。

  “那倒底要先种哪个?”大郎问。

  “豌豆吧。”辛湖说。她记得豌豆种得最早,好象村子里人在正月就开始点豌豆了。

  “这个最先种吗?”大郎不太确实的说。

  “应当是的吧。我记得我们那边是这样的。”辛湖其实也不是很肯定。但总要先选择一个嘛。反正现在大家都不确定。

  但她记得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正是豌豆开花的季节。豌豆与油菜开花时间基本上重叠。她记得一到清明节,就有人不少的城里人下乡去游玩,拍照。然后,大家就开始疯狂的晒朋友圈。

  这时豌豆,与油菜花相互辉映,大片金黄色的油菜田中间夹着几块浅绿色开着紫白相间小花的豌豆,然后远处再有一片绿油油的小麦苗,那场面十分壮观,格外漂亮。所以,她觉得油菜与豌豆应当是差不多时间播种。

  小麦可能稍等迟一点儿。豌豆与油菜开花时,它们还是没多高的嫩苗。高粱这玩意儿她就不太清楚了,只知道暑假时,高粱的穗子开始变红了。公路两旁边全是高粱地,一眼望去红红火火的,格外引人注目。

  “那就先种豌豆吧。”大郎决定就听辛湖的。反正他脑子中也只有个模糊的印象,好象是听人说过谷雨前后点豆种瓜。

  大人们因不懂,又觉得大郎和辛湖比他们还懂得多一些,也不敢插手播种的事情,都一心一意的去搭棚子。

  大郎不得已只有和辛湖两人去田里种豌豆。但是他们不记得豌豆要不要先泡出芽再种,就直接拿到田里去了。豌豆种子不多,也就是一碗而已,估计也不需要多少时间就能种完。

  看着眼前被大人们翻好的田,已经整整齐齐的分成了十小块田,每块之间的还留了一条半尺来完浅沟。辛湖有种回到了农村的真实感觉。

  “豌豆要怎么种?”大郎问。

  “我们还是一颗一颗的种吧。”辛湖说。

  她记得豌豆,大豆类的种子在老家都叫点种,也就是一粒一粒的往土里埋。小时候,她就跟着奶奶干过这个活,奶奶拿小铲子挖个小洞,她就往洞里放一颗种子,然后奶奶又用铲子把洞埋上。

  只不过,那时候好象还在正月里。不过,老家的气候比这里要暖和,她老家冬天也会下雪,结冰,但最低气温不会超过零下八度。雪也不会长时间的冻着不化。冷的时间也没这边长。

  两个地方的温差起码有十度,所以现在来播种,应当比较合适。这豌豆一般都种得比较早。而阳历五月初就有嫩豌豆上市了,她很喜欢吃嫩豌豆,买两斤回来剥出绿色的嫩豌豆,随意炒炒加一点点水闷一下,非常好吃,既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菜呢。当菜呢,做法就更加多了,炒,煮,蒸都行。嫩豌豆与韭菜简直绝配。

  嫩豌豆可以吃一个多月,等豆荚变老,大家就不吃嫩豌豆了,会让它们继续长些日子,等到豆荚开始变黑了,就可以收割了。整株一起割回来,晒在禾场上,晒干后就可以打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