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节(1 / 2)





  太后却摇了摇头:“先生们严才是对的。他年纪也不算小了,这些功课也并不多。想当初他父亲在东宫的时候,那功课才叫重呢。他这算什么,根本不够。”

  善清嘴唇微动,忽然间心中一凛,把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只低头听着。

  太后也没在意。她每逢想到太子,总要出神一会儿。隔了半晌才道:“罚钟嬷嬷三个月月例,下次若再有这样事,她也不必伺候郡王了。还有今儿跟着的人,都赏十板子,若是不会当差,全都打发了!”

  善清连忙答应,退出了正殿。她走到殿外,才觉得自己在那阴凉的大殿内竟出了一身冷汗——太后方才拿敬郡王的功课与他的父亲相比,可敬郡王的父亲是太子,是一国储君!若不是当时出了端王的事儿,如今坐在这九龙宝座上的就是他了!

  一国储君要学的东西自然是很多,因为治理天下需要懂得很多很多的事情。可是敬郡王呢?他将来也不过是个郡王,一个闲散宗室而已,为什么功课要跟先太子相比?纵然他学会了治国之道,又有什么用呢?

  善清心里想着,不由自主地抬眼往寿安宫宫门处看了看——皇上,知不知道这些事呢……

  皇帝出了寿安宫,也不用御辇,就在宫道上步行。贴身太监平安紧跟着他,见他眉头始终皱着,不由得有些担忧。

  他是从入宫就伺候皇帝的,从陪着皇帝玩耍的小太监升上来,到如今也有十几年了,说话也比别的宫人大胆些,便小声道:“陛下是回书房,还是往哪里再去散一散?”他知道皇帝刚才根本不是在散心,这会儿只怕还又添了几分郁气,是以有此一问。

  皇帝回过神来,笑了笑:“方才散过了,还散什么。”虽说方才不是散心,可既然他跟太后说是散心,那就必须是散心。既然已经散过心了,这会儿还要散什么?

  平安不敢再说,倒是皇帝想了想:“皇后可是一人在宫里?”

  平安小声道:“仿佛是接了梅姑娘过去……”

  皇帝便叹了口气,仿佛自言自语地道:“皇后是个宽和的人,怎么她们姊妹却不相像……”还不曾成为他的嫔妃,就已经要与袁氏女斗起来了。

  平安想了想,小心地道:“梅姑娘还年轻……何况做妹妹的,总是更受宠些……”因受宠,就难免有些儿小脾气,若是再有几分才华,就更爱掐尖要强。

  皇帝摇了摇头。一个梅氏,一个袁氏,眼见着是要水火不相容了。

  梅皇后无子,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她有心将娘家妹妹接进宫来,将来生了皇子也是梅氏所出,亦能稳固皇后的位置。这个,皇帝心里明白,也是默许了的。且太后也要接袁氏女进来,与其让袁氏女把持后宫,自然不如由梅氏把持。

  但他希望梅氏女在后宫与袁氏抗衡,并不等于愿意看见她们剑拔弩张。事实上若真是梅若婉与袁胜兰针锋相对,为难的是皇后。梅若婉只要稳稳地居于后宫,能生下子女,这就够了。并不需要她必得压下袁氏女,彰显自己,宠冠六宫。更不需要她拉拢宫嫔,结党分派,甚至是欺压别人。

  可这个道理,看起来梅若婉并不知晓。皇后这会儿把她接过去,不知是不是在教导她。若是能教明白了,好歹是件幸事。

  “皇后娘娘必会教导梅姑娘的,陛下不必担心。”平安窥着皇帝的脸色,小心地安慰,“梅姑娘饱读诗书,必是懂道理的。”他从嗓子里细细地挤出一句,“总比不读书强……”

  皇帝顿时苦笑了一下。可不是,他那袁家“表妹”,可见就是个不读书的。居然还拿了别人的诗来糊弄他。

  大约她只以为诗句明白如话,便是简单罢,根本不知其中格律。但能写出那样讲究的诗句,也不会张口就唤他“皇上表哥”了。还有那许氏,才华是尽有的,可临场弄虚作假,倒有些可惜了那一首清新的小诗。

  “苏氏今日可做了什么?”是诗是画?

  平安忙想了想:“仿佛是写了一幅字儿,是录的前人的诗,奴婢看了一眼,记得是‘五月榴花照眼明’什么的……”

  “录的唐人的诗……”皇帝沉吟了一句。这应该是自己不会做诗了,“字写得如何?”

  “奴婢看着是颜体。好不好的,奴婢可没这眼力了,只觉得怪整齐的。”

  皇帝不禁就笑了一声:“这是什么话。只是女子写颜体的倒少,朕怎么没见着?”

  “搁在最下头呢。”平安想了一想,“仿佛是到最后才上去写了几笔。那会儿奴婢——也没怎么注意……”谁能料到苏氏会引起皇帝注意呢。几百秀女,他这眼睛也不够使啊。

  “明日打听着太后和皇后何时再叫她们到御花园去,便告诉朕一声儿。”皇帝略有些好笑地道,“朕也想看看,她做的间色裙手艺如何。”

  “是。”平安连忙答应,心里却想,这真是一人有一人的缘法儿。

  自打入了宫,平安就极信缘法。这宫里头都是贵人,可缘法各自不同。前头先帝那会儿的事就不说了,只看眼下。梅袁二位这都是宫里头有靠山的,进宫早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可许家那位,若按皇帝的意思是根本不会留她的,偏她靠上了袁氏,就这么由太后定下了。

  还有这位苏秀女,本是不起眼的一个人,写的字儿甚至皇帝连看都没看到,却又有了做裙子这么一出儿。再加上沈家少将军替她说了这么一句,平安敢说,倘若明日那间色裙做得不错,这苏秀女八成也是能留下的了。这不是缘法儿,又是什么呢?

  第55章 游园

  新帝登基后的第一次大选, 引发了京城之中各方关注。

  即使是号称规矩森严的后宫,消息照样有其传递的渠道,皇后和太后才召秀女们去了一回花园, 许多人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并且迅速地引发了一轮新的结盟或敌对, 而且还在前朝体现了出来。

  “四川卫所闹出吃空饷的事来,那位千户前年娶了梅大儒的门生的女儿,也算是皇后家的姻亲了。”九炼口才好,什么事都能说得活灵活现的, 仿佛他亲眼瞧见似的,“其实吃空饷的事儿也不是自这位郑千户起, 而是他前头的人干的。结果那会儿没人问,等到他上任就被闹出来了。人家都说,他这是遭了池鱼之殃。”

  “这人吃空饷?”许碧皱起眉头, “既是他前任干的, 他上任时为何不上报?”

  九炼干咳了一声:“其实是因数目不大,各军都有惯例,并不出格,所以他就不曾上报。”

  “这是什么道理?数目不大, 也是吃空饷,既这么着, 被参了也没什么可说的吧?”

  “这个,少奶奶就有所不知了。”九炼压低声音,“这行伍之中, 空额自来有之。譬如说咱们大将军在西北的时候,也有一成的空额。实在是因成了例,每年户部那里拨饷下来,都是扣了至少一成的,倘若咱们没有这一成空额,到时候拨下来的粮饷反而要少了。再者这军中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儿,人死了,只靠朝廷发的那几两抚恤银子哪里够呢?还有些缺了胳膊少了腿的,朝廷发的伤残银子更少,只说回乡还是个劳力,其实根本做不动了。若是有些积蓄还好,若是没有,可就苦了。那些空饷,有些也是拿来救济这些人的。”

  许碧不由得有几分恻然:“这也不是长久之计……”靠吃空饷来救济士兵,犹如用贪污来做慈善,完全是一笔不明不白的账。即使上官有良心都说不清楚,若是没良心,那还不都进了自己腰包?

  九炼也叹道:“实在是没有法子……”

  知雨见许碧有些不愉之色,便白了九炼一眼:“说这些做什么。不是说他是被人连累了?究竟是被什么人连累了?”

  九炼一缩脖子,忙道:“可不就是,听说,都是因为跟梅家秀女在宫里不‘与人为善’有关系。”

  许碧顿时觉得一阵荒谬:“梅家秀女在宫里做了什么?”一群十五六岁的女孩儿,就算是争风吃醋又能做出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来?何况有梅皇后在,梅氏秀女入宫基本就是内定了吧,她还需要做什么?

  九炼回道:“听说是在御花园提议诗画会友。”

  许碧失笑:“这是什么了不得的事?闺秀们相会,诗画琴棋不都是平常事吗?这是得罪了哪位不爱读书的秀女了?”

  九炼嘻嘻一笑,许碧猛然就想到了一个人:“别是得罪了袁家姑娘吧?可我听说,袁家长房的那位姑娘不也是能诗会画么?”

  九炼摇头道:“少奶奶不晓得,袁家长房那位姑娘连宫都没能进呢。三位姑娘进京,太后就只宣了那袁胜兰。”

  “太后如此喜欢袁胜兰?”许碧有些诧异,“便是看中了袁翦,要接她入宫,也不至于……”不至于连自己亲侄女都不见吧?三个女孩儿来京城,只见一个,这也未免太区别对待了,叫承恩公那边怎么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