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1 / 2)





  这话说得十分漂亮,但林大老爷想听的却并不是这个,只是叹了口气。他一年的俸禄也不过四十几两银子,每年分些冰敬炭敬,也不过是捡别人指缝里漏出来的。幸得有林大太太陪嫁的一个庄子,米面蔬菜之类都不必花钱;又把宅子后半截儿租出去,还有几十两银子贴补,这日子才算过得去。

  如此,林大太太说拿出十几两银子给苏阮买脂粉,已算是极大方了。须知这样的脂粉,林大太太都不曾用过,家里去年一年给女儿打首饰,也不过就花了十几两银子而已。

  林大太太细细地算着账:“捷儿如今入了廪,可还要与人来往,那六斗廪米哪够做什么的,偏这是不能省的。抒儿年纪也到了,必得出门去见见人,我想着今年再与她做几件衣裳,打几件首饰。我倒罢了,旧有那些拿去融了重打,只费些工钱,可衣裳也要做几件。还有你在衙门里的开销——也不能总与同僚们不相往来。且我前几日听钱太太说,今年衙门里有个缺出来……还是要与上官备个礼。我陪嫁里还有一对儿鸡血石,拿出来雕个印章,再配点别的,才算像个样子。”

  她越是算账,林大老爷心里就越是酸涩,有些艰难地道:“怎能又动你陪嫁的东西。父亲还留下来一块田黄,不如——”

  林大太太忙打断他道:“那块田黄太贵重,这般送了可惜了。”公公留下的多是这些石料,这些年也动用了。唯有那块田黄最珍贵,林大太太可不舍得拿去送个小官儿。

  “我人都嫁进来了,儿女也这般大了,老爷还与我算什么你的我的。老爷好了,我才好,这一家子才好呢……”

  林大老爷只觉得嘴里仿佛含了个涩柿子,那舌头都有些移动不得,半晌才艰难地道:“妹妹去得早,只留下阮姐儿一个。这些年咱们也往福建去过信,都说她生得像妹妹,性情也好,去哪家做媳妇都——”

  他话还没说完,就见林大太太眼里的泪已经一滴滴落下来了,吓得他连忙住了嘴:“这,这是怎么了……”

  “老爷这是要难为死我吗……”林大太太呜咽着道,“外甥女儿是可怜,可捷儿难道不是老爷的亲骨肉?也是我这肚子不争气,十几年了只得他一个承香火的,若能多生两个,这会儿拼着不知道外甥女儿的性情,我也舍出一个去……”

  林大老爷手足无措:“我,我并不是说要舍了捷儿……”那是他的嫡子,又是独子,如今已经考中了秀才,显见的比他有出息,将来是要指望着支撑乃至光大门楣的,如何能舍得了呢?

  “老爷还说不是!”林大太太哭着道,“捷儿的媳妇,我是千挑万选的,只怕娶来的媳妇不能帮着他持家理事。老爷知道的,我嫂子整日地说起我那侄女儿,只因那孩子是娇养惯了的,我硬是顶着不答应。”

  林大老爷忙道:“我知道我知道。只是阮姐儿断不是娇生惯养的——”

  “那外甥女儿可学过管家理事?读过多少书?”林大太太睁着一双哭红的眼睛看着林大老爷,“若娶了来,可能与捷儿情投意合?”

  林大老爷不敢吭声了。福建路远,这些年他只趁便托过几个往那边去当官的同年打听过几句,又往苏家族里写过几封信,只听说苏阮性情柔和,素来守着规矩足不出户,会做针线,也识得字,旁的就都不知晓了。

  这会儿林大太太问他,他一句也答不上来。既不能说苏阮定会相夫教子,也不敢说她能与儿子琴瑟和鸣。

  林大太太看他答不出,眼泪越发下来了:“老爷竟是什么都不知晓,就要把外甥女儿聘进来?”

  林大老爷无话可说,有几分惭愧。林大太太看他这样子,便收了收眼泪,软声道:“老爷容我说一句,就算我们有心聘,怕是苏家也不肯的。外甥女儿纵然不能中选,也是过了初选的。那容貌不说百里挑一,十里挑一也是有的。只怕咱们家出不起聘礼……”

  这话说得林大老爷立刻皱起了眉头:“若是苏家怀了这个心,那还不知要把阮姐儿嫁给什么人家!”只凭着容貌,那是做妾的行事,苏家难道是要卖女儿不成?这他可不能不管!

  林大太太有些后悔,但话已经出口,只得道:“那自然是要管的。不过,人往高处走,依我看,倒不如托托今日来的这位沈少奶奶呢。从二品的大将军府上,可比咱们能给外甥女儿说的亲事好多了。”

  林大老爷皱眉道:“那毕竟是外人……”怎么好自己不管,却托给外人呢?

  林大太太忙道:“不说是外甥女儿的好姐妹么,怎么就不能托了?若不然,我们又能给外甥女儿说到什么亲事?老爷的同僚……”

  林大老爷想到自己那些同僚,大多也跟自己一样,有些家境还不如自家呢,不免就有些丧气,只道:“还是要家风清正,人才好才是好……”

  林大太太道:“难道高门大户里家风就都不好了?再者,老爷也要问问外甥女儿的意思。相交的都是这般高大门户里的少奶奶,肯不肯过咱们家这样的日子……依我说,还是等选秀之后再说罢。”

  她使出了拖字诀,林大老爷一时也没甚办法,只得点了头。林大太太拭了眼泪,便又温声软语地关切起丈夫来:“才从衙门回来就先烦忧了这一场,可饿了罢?先去洗把脸。料今儿有你爱吃的卤水,待捷儿回来便开饭……”

  林家这边一家和乐地吃卤水,许碧那边回到家,就看见桌上摆了一包酱牛肉,散发着热乎乎的香气。

  “这是怎了?”沈云殊歪在罗汉床上,放下手里的书,看着许碧有些怏怏的表情,笑道,“可是林家不给茶喝?”

  “人家心里正烦闷呢,你还说笑。”许碧白他一眼,也不要人伺候,自己把头上的簪钗统统拔下来,有点赌气地扔到妆匣里。

  沈云殊叹口气,过来替她散开头发:“林家对苏姑娘不甚关切?其实苏姑娘自己早就料到了。”否则为什么只请许碧送封信过去?若真是与舅父一家亲近,便是衣裳有些破损,难道就去不得了?只不过是不想让林家看见她形容狼狈,仿佛上门求救一般罢了。

  许碧一时疏忽,还真没想到这个问题:“自己舅舅,为什么不能求救?”

  沈云殊笑了一声,摸摸许碧的头发:“你都说林家不甚关切了。苏姑娘若是那般狼狈上门,林家不管,未免落个不慈的名声;若是管了,心里又不情愿,岂不是给林家出难题么?”

  并不亲近的亲戚,却又是生母的亲人,苏阮不愿给林家出如此难题。否则弄得不好,大家面上难看,日后这亲戚还做不做呢?

  “姐姐就是想得太多了!”许碧憋闷地道。

  沈云殊又笑了笑:“这也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呢,何必如此相逼?真要到了要紧时候,苏姑娘再登门求救,那时候林家但凡有一点半点的亲情,也都要相帮的。”苏阮自幼就被父亲扔在乡下老家,若不自己想得多些,还有谁替她打算?

  说起来,许碧也同样过得艰难,怎不见她在这上头多些心思呢?

  沈云殊手里握着一绺丝绸般顺滑的长发,沉思起来。不是说许碧不聪明,只是她的聪明不在后宅这些事上,倒仿佛颇有些外头的见识,与一般女子甚是不同,委实有点古怪。

  “今日去兵部有什么事?”许碧不知沈云殊出什么神,便出言问了一句。

  沈云殊回过神来,耸一耸肩:“无非是问问那剿匪之事罢了。倒是得了个消息——已然有御史上本,指责我父亲虚报军功,耸人听闻,意图与袁家争功了。”

  “什么御史?他如何知道是虚报军功?证据何在?”许碧顿时冷笑,“袁家一党吧?”

  这上头她倒甚是敏锐。沈云殊不禁笑了:“御史风闻奏事,无须证据。至于是不是袁氏一党……司御史素以正直闻名,从不结党。不过倒是听说他家有个女儿,今年十六,自幼跟着兄弟们一起读书的。若不是因为是庶出不能参选,怕也是你那大姐姐的劲敌呢。”

  许碧嗤了一声:“宫里日子就真的那么好过?后宫佳丽三千,得宠的才有几个?就算是得宠,不也是与人共夫?这些个送女入宫的,有几个是真替女儿着想?还不是跟苏家一样,自己博不来的富贵,就拿着女儿去换。”

  她是受苏阮境遇刺激,一口气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沈云殊眉头一跳,轻咳道:“慎言。选秀也是惯例。”心里却想着她说的共夫之语,似乎颇有些深恶痛绝。

  许碧也发觉自己提宫中之事有些不大谨慎,连忙换了话题:“袁胜玄听说是尚未成亲,难道是想跟司家联姻吗?”

  沈云殊点头道:“虽说是庶出,司家只有这一个女儿,落地就养在司夫人名下,与儿子一样教养。若不是宫里选秀严格,充个嫡出也未尝不可。”他说完了才想起来许碧也是贴牌儿嫡女,连忙打住了,去看她的神色。

  许碧却是根本没意识到自己也被影射了,只道:“这样眼瞎的御史,因着自己有个正直的名声,就以为自己是正义化身了。殊不知本人固执己见,家里也未必就能教导出什么好子弟来。”

  沈云殊失笑:“少奶奶一针见血。只是他名声太好,上了这一表,我也要想想如何在皇上面前分辩。”

  “那你究竟什么时候能见皇上呢?”许碧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沈云殊有点狡黠地笑了笑:“要等皇上宣召那就还早,要是见皇上,那就是这几天了。”

  许碧疑惑地看着他,半晌才眉毛一扬:“你该不会是要偷偷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