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节(1 / 2)





  可如今,她却是只剩下了入宫这一条路可走。新君已有中宫皇后,其余女子,入宫便是妾室,若要说什么夫妻相得,便有些自欺欺人了。

  两人同时叹了口气,彼此都有点诧异,对看一眼,又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不必说,也知道对方在想什么,顿时更觉得有些知己的意思了。

  这两人在这边相谈甚欢,那边文县令已经回了后院。文夫人上前来服侍他更衣,道:“外头的事可都办完了?”

  文夫人知道昨夜有人来寻自己丈夫,也隐约知道驿站的事儿并不如外头所说那般。不过她素来谨慎,若文县令不与她说的事,她也不会去问,横竖若文县令觉得她该知道的事情,自会主动告诉她的。

  文县令也是忙活了半日,尤其是跑到驿站去装模作样,落了一身的灰。闻言便道:“都办好了。”三具死尸都枭首示众,呈给上司的公文也发了出去,可以说能做的都做了,“许姑娘和苏姑娘可安顿好了?”

  文夫人笑道:“你还不知道母亲的脾性?我都没插上手,她老人家就把什么都备下了。若不是我说让两位姑娘歇息一会儿,只怕母亲这会儿就把人叫去说话了。”

  文县令自是知晓自家老娘的脾气,闻言也不禁一笑:“两位姑娘瞧着可还好?”

  文夫人抿嘴笑道:“好着呢。你备下的安神药,我瞧着也未必用得上,亏你还那般郑重其事,倒把我吓了一跳,还当是经了多大的事。”

  文县令摇头道:“你自是不知。可见这两位也都是心性坚韧之人——你可知道,那三个倭人之中,有一个便是那许姑娘杀的。”

  “什么?”文夫人唬了一跳,“夫君可莫要乱说!她一个女儿家,如何能杀得了人?若传出去了——”可不是叫人议论么。

  文县令叹道:“这等事,我如何能胡说?那倭人当时头上中了一箭,却还未死,竟想着用袖弩暗发伤人。是那许姑娘从马车里扑出去,从身后将他按倒,以一块瓷片——”说着,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

  文夫人惊得两眼大睁,半晌才道:“这许姑娘,竟是如此,如此——”半天也未想出该说什么来。至于为什么许姑娘明明是在驿站之中,却又成了从马车里扑出去,她却是绝不会再问的。

  文县令摇了摇头,道:“虽说那倭人当时已经重伤,但若换了别家女儿,只怕没有这个胆气。”不吓得躲在马车里哭便是好的了。且后头的事他还不好与夫人说,这许姑娘,单论胆气,倒是真做得沈云殊的妻子。

  文夫人正惊得摇头,忽然门口便有人伸出头来:“哥哥说得可是真的?”

  文县令脸色立时一沉:“韵儿,你怎的又这般跑来……”虽说这是白昼之时,他也不会与文夫人做什么,但总归是兄嫂的屋子,文韵一个做妹妹的,如今也是十二岁了,这般悄没声儿地跑来听壁角可是大不妥当。

  文韵吐了吐舌头:“娘让我来问问嫂嫂,饭都备好了,要不要请许姑娘和苏姑娘来用饭。”她生着一张小圆脸,两弯眉毛新月一般,一笑便露出两个小酒涡,十分甜美。她是遗腹女,年纪又比文县令小了一半有余,文夫人简直是将她当半个女儿来养,素来不忍苛求的,闻言忙道:“你去与娘说,一会儿我便去请两位姑娘。”

  文韵眨了眨眼睛,笑道:“嫂嫂忙,我去请便是。”说着不等文县令说话,连忙跑了。

  文县令叹了口气,向妻子道:“你莫要这般纵着她。今年都十二了,还这般没规矩,日后如何是好?也便是现在在这小小的宣城之中,她也无处可去。若是日后出门,仍是如此,在外头失了礼可如何是好?”

  自己家里,兄嫂总能谅解,可到了外头,却没人再这般惯着她了。一旦有什么不知礼的名声传出,怕是再要挽回就难了。

  文夫人晓得丈夫说得有理,低头道:“是我疏忽了。日后定然与她细细分说道理。”

  文县令道:“娘那里我也会去说。这长嫂如母,你管教她也是应当的。”因文韵生未见父,又是老来女,文老太太便有些溺爱,文夫人要管起她来自是也难免束手束脚。文县令都是知道的。

  文夫人笑道:“娘并未拦着我,是我从前总觉得她还小……”

  文县令想起许碧和苏阮,不觉摇了摇头。这两位比自己妹妹也大不了几岁,这么一比,可真是……

  文韵可不知道哥哥嫂子在这里商议着要教导约束她,一口气就跑去了许碧和苏阮的住处。

  这宣城县小得很,衙门自然也小,说是腾出了一个院子,其实小得可怜,文韵才进了院子,就看见厢房的窗户边上,两个少女相对而坐,正在说笑。她不由立住了脚,半身隐在月门后头,仔细打量这两个人。

  方才她在兄嫂门外听见说许碧居然能杀倭人,心里真是好奇死了。文家祖籍松江,也受过倭寇侵扰,对抗倭之人自是大有好感。比如说去年新调来的沈大将军,父子二人在西北时便赫赫有名,如今又来打倭寇,文韵心里便十分景仰。这位许姑娘既是沈家的儿媳,又杀了个倭人,文韵自是忍不住要来看看的。

  可是这会儿看来,这许姑娘瘦瘦弱弱的,除了相貌还算不错,并看不出来哪里有什么过人之处,更不像是能杀倭的女英雄,倒让她颇有些失望了。

  也不知道那位沈少将军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听说他弓马娴熟武艺高强,在西北时威名赫赫,那必定是少年英雄了,可这位许姑娘,似乎有点配不上呢……

  文韵也忘记自己是来请人过去用饭的了,站在月洞门外替自己心中景仰的沈少将军遗憾起来——少年英雄,自是应该配个绝代佳人才好,真是可惜了……

  第15章 婚前

  沈家前来接许碧的下人,第二日便到了。虽然文老太太很想挽留,但许碧与苏阮还是立刻就启程了。许碧自然耽搁不得,毕竟沈云殊还躺在床上,等着她去冲喜救命呢。而苏阮也由沈家派了人来,将她送往京城。

  两人一南一北,便在宣城县衙后院分了手。

  “这个姐姐系着,一路平安。”许碧从自己的行李里翻了半天,才翻出一枚压胜钱来。

  压胜钱,又叫厌胜钱,是用来祈福辟邪的。许碧这枚压胜钱是长命锁形,赤金打造,重三钱。

  “这东西不值钱,却是我姨娘在佛前供过,念了九九八十一天经文的。我自小多有病灾,都是这东西替我压着,姐姐系着它,但愿也能给姐姐挡挡灾祸。”许碧这话不是假的。这压胜钱本是杨姨娘有孕后特地去打的,但这经文却是路姨娘在她过世之后念的。

  那会儿的许二姑娘体弱多病,都疑心养不活了。路姨娘便将这压胜钱供上,念过经文之后才给她系上,结果许二姑娘平安长大,至少若不是她自己投了缳,现在也应该还活着呢。

  要说许碧现在真的拿不出东西。沈家的聘礼还在杭州,她自己的嫁妆换了四千两银票揣着,随身的行李里就只有从前在许家得的那些小首饰玩艺儿,根本拿不出手。算来算去,也就只有这枚压胜钱,虽本身不值多少银钱,却能抵得上苏阮那一只镯子的情份。

  苏阮接了那压胜钱在手,郑重将红线系在自己颈中,才与许碧别过,各自登上了马车。

  从宣城再往杭州去就很快了。且此次在驿站出了事,又耽搁了一日,马车自然走得更快,黄昏时分,便到了杭州城。

  这次林妈妈一路都跟在许碧的马车里伺候,脸上的笑容比从前更和善,即使看见许碧掀起窗帘一角往外观看,也丝毫没有阻拦的意思,反而笑道:“杭州城虽比不得京城,也算是繁华之地,再过些日子天气和暖,那西湖、钱塘、玉皇山,到处都是好景致,一年半载都看不完。”

  许碧笑了一笑:“所以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原是个好地方。”再说这年头的女眷们也难得出门,偌大的杭州景区,一年半载的自然是走不遍。

  上辈子许碧自然是来过杭州的。与那时候比起来,现在的杭州当然没有那些高楼大厦,空气却是更为清新。目之所及多是白墙黑瓦,被那湛蓝的天空一衬,水墨画儿似的。那些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穿行的人们也不如前世那般拥挤,衣裳亦多是青蓝粉赭之色。如此那路边低矮围墙之内探出一枝桃花或红杏,便格外娇艳亮眼。

  说起来,京城离杭州并不很远,景致自然也有相似之处。但京城更为厚重,杭州却显得轻灵许多。就连知雨知晴两个也看得发呆,眼睛都有些不够用了。

  林妈妈在一旁殷勤地指点:“将军府就在西湖边上,出去只乘轿子,盏茶时分就到。那苏堤、断桥、雷峰、曲院,四季皆有景致,单这一泓湖水,就看之不尽。”

  知晴一脸向往,忍不住道:“这么说,过些日子不就好去西湖游春了?”

  林妈妈点头笑道:“可不是。”

  许碧却暗地里撇了撇嘴。真要是她不幸才嫁进门沈云殊就死了,一个寡妇有没有春可游还不一定呢。

  林妈妈察颜观色,看得出许碧对此不感兴趣,便连忙换过了话题:“姑娘进了城,先在别院住下——聘礼都放在那儿——姑娘就从别院出嫁。说起来这路上耽搁了一日,明日就是吉期,姑娘到了别院,今晚还要早些歇息。这会儿,想是喜娘都已经等在别院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