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第125节(1 / 2)





  张进波看了下,拿了一张说:“这个好办,我明天去客户那边应酬一下就完事了。”

  程秋华也拿了一张说:“这个我明天也去应酬一下。剩下的,都不要紧,你先按流程再走一遍,不行的话,我再来。”

  工作上的事情处理完了,也到了午餐时候。

  朱星宇说:“我们好长时间没有聚过了,一起出去吃个饭呗?”

  “行啊。走吧。”大家都同意了。

  饭间的话题,自然是围绕着温泉山庄了。朱星宇和郭总其实也参了一股的,只是他俩共同一股,而且说了不参与任何经营管理,只是各人要一套房子,以后可以过去住。当然了,庄子以后的红利也会按比例分给他们。

  张进波说:“原计划两年搞完基础建设的,我前天和方博洋再仔细算了一下,只怕两年都不行呢。”

  “没事,两年不行就再多用一年半载呗。”程秋华无所谓的说。

  反正这个项目,至少三年内是净付出,没有什么收益的。大家心里都有这个预期,所以其他人也说:“就是,慢慢来呗。反正也不急。”

  “恩,这两三年里没什么收益,支出又多,我就打算明年多养些鸡鸭,多种些土豆和红薯类的庄稼,能有点收益算一点吧。”张进波又说。

  其实庄子离这边也不算太远,约三个小时的车程,红薯和土豆可以拉回来食堂和张姐夫的小餐馆消耗。其他的蔬菜不好从这么远的地方拉回来,而且贮藏不了。但土豆和红薯可以长途运输,并且可以存放一段时间。

  “可以啊。反正荒着也是荒着,多种些庄稼,把地养熟也好。”

  朱星宇提议:“其实除了红薯和土豆之外,你们还可以种甜玉米和南瓜啊。玉米棒子挺好卖的,而且南瓜好种又好保存。老人家们都挺爱吃南瓜的。我们家就经常买南瓜煮粥,蒸来吃。那种皮硬个头不是很大的南瓜,可以保存很久呢。”

  这个建议挺好的,简书枚说:“是可以啊。我们家就爱吃玉米棒子,经常十根八根的买。而且你说的这种南瓜我们家也爱吃。我自己都挺爱吃南瓜粥的。一个南瓜也就五斤左右,两天可以吃完,挺好的。比我们老家的南瓜品种小,而且更经放一些,也还甜一些。”

  “南瓜还可以做南瓜饼,当早餐卖。嫩玉米炒来也很好吃。”管艳萍也说。

  何文静也赞同,“玉米和南瓜我们家也经常吃。”

  “品种多一些更好。反正我们有个食堂,你姐夫还有个小餐馆,多的菜不愁销不出去。”程秋华笑道。

  简书枚又提了个想法,“其实我觉得地多的话,种些甜瓜和西瓜也挺好的。不用种太多,种些我们自己吃都行啊。”

  “恩,确实可以。现在瓜果贵的很。还经常买回来的不好吃。我们老家夏天的瓜就多,又甜又好吃。”何文静也说。

  “这个我记下来了。其他蔬菜类,比如西红柿辣椒茄子白菜萝卜每一样都会种一些的。”张进波笑道。

  “恩,以后我们几家人自己吃的菜,大部分可以从庄子上摘来了。多的就分给食堂和小餐馆。不怕会浪费的。”程秋华笑道。

  庄子上现在别的什么也干不了,水果都得两三年后才有结的,只有种庄稼是最好的了。地都有熟地,原先人家也种了很多红薯。这也是张进波说要多种红薯的原因。当地种红薯的很多,而且当地的红薯很甜,还挺好卖的。去当地玩的人,很多都会带一些红薯回来吃的。

  管艳萍突然说:“哎,红薯种的多,现在又不能搞别的,能不能再养两三头土猪啊。我们过年可以杀猪,做些腊肠什么的啊。平时菜市场买的猪肉,都不好吃。”

  本来农庄是没有设计要养猪的,因为养猪比较臭,不过养两三头猪,收拾的勤快点,也不会有臭味。

  “这个想法好。现在的猪肉不是瘦肉精就是各种添加剂,确实不好吃。能养就养两三头吧。”简书枚也很赞同。

  每年过年,她妈妈都要特意给她家做好多腊肉和腊肠寄过来,还总也不够吃。寄再多分给几家,一家也没有多少。

  “除了猪之外,牛和羊都养几头。反正在山上放着养,它们光吃草,我们就有肉吃了。”程秋华想的挺美。

  “都行,反正只养来我们自己吃,少养几只,是完全没问题的。养的多,才会有臭味,而且没有现在又不营业,也不怕客人觉得臭啊。”张进波笑道。

  “哎,这么一说,我们这个庄子就成了真正的农庄,以后我们老了都去种田算了。”管艳萍笑道。

  “也不是不行啊。老了很多人想去乡下过日子呢。”朱星宇笑道。

  “你们看看自己,年轻人拼命的想离开农村,离开乡下,没有人想种田,怎么人老了,又反而想回乡下去,想还种田了呢?”程秋华一个劲的摇头。

  “所以说啊,人都是得不到的都是永远是最好的。在乡下的人一辈子种地的人就想离开乡下,再也不种地了。”大家伙都笑了起来。

  朱星宇提到了另一个新问题,“哎,以后庄子营业了,是不是还得请两个厨师啊。没有厨师,有客人要点餐,怎么搞?”

  庄子的卖点是吃住玩乐一体的,部分人会选择自己煮饭,部分人会选择去外面的专门餐馆吃饭,但总了有一部分人会直接点餐的啊。

  “庄子上是肯定得有餐厅的。所以从现在开始起,就得培养厨师了。虽然直接在庄子上点餐吃饭的客人不会太多,但没厨师是不行的。”程秋华也说。

  “哎,你姐夫就没有带学徒的吗?从现在开始带两个吧。”管艳萍说。

  “他也有带啊,他那个侄儿现在都可以出师了吧。”张进波现在也没怎么管过这件事情。

  不过这么长时间了,那个侄儿不可能一直干学徒的活,工钱肯定是要涨的啊。而且小餐馆也不需要两个厨师。

  “你问问你姐姐吧。”管艳萍催他。张进波不管的事情,她更加没空去管了。说实话管艳萍很少去小餐馆那边。她真的很忙,平时上班事情就多,回家还得陪孩子。实在是没精力管东管西了。

  张进波打电话过去问了一下,果然张姐姐说:“现在你姐夫炒菜少了,这个餐馆赚的钱,他分的更多了。”

  “为什么他不自己去开一家呢?”张进波有些好奇。

  张姐姐说:“你以为他自己开一家容易啊。再说了,我们现在忙了,你姐夫还要帮着收租看房子什么的,就干脆把小餐馆的利多分给他一些,让他去主导了。”

  自己开一家有风险的,而且自己开,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啊。他又要请人,又要找地方,还得□□,好多麻烦事的。最重要的是,搞了一大堆,还不一定能赚到钱,甚至有可能亏本。

  “这样也行。对了,我要找两个人给姐夫带着学厨艺,以后我们庄子上也要厨师的啊。不需要太好的厨师,但起码也得会几道拿手菜。”

  “可以啊。反正来当学徒,工资很低,什么杂活都要干的。”张姐姐说。正好这边也需要人打杂,来两个也挺好的。

  姐弟两人就这么说定了,其他人就负责去找学徒人选了。

  第156章 总助

  张进波回来休息三天, 也不是纯粹休息,也还在公司上了一天班,后来又去应酬了一下客户。总共也就是在家里休息了个周六, 周日休息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