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第114节(1 / 2)





  二手生意只是他们顺带做的。因为你做这一行,很容易就遇到客户做不下去了,需要处理材料的情况。

  新三角工厂也有些小料用量比较大,和这些人熟了之后,如果遇到需要大量的料,她只要一个电话过去,人家就会给她送过来了。越是要的小,要的品种又多,甚至是散料,她才会去市场。

  因为这些收获,大家都很开心。

  张进波还说:“下次是该多去赛格转转了,就和那些专收二手材料的人打交道。他们搞不好还会给生产订单我们呢。我们也能从他们嘴里知道一些消息。他们跑的地方多,比我们消息灵通多了。”

  这些做二手元器件生意的人,都是有些客户基础的。在这里,新开张的工厂多,但倒闭关门,不想做了的老板也有不少。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不做了的,一家工作不做了,都有很多机器设备要处理的。而他们就需要知道这些消息。工厂又不像餐馆,服装店什么的,还可以直接转出去,都只能关门了。老板能处理掉的东西,都尽量处理掉,因为这都是钱啊。如果处理不掉,就只能当垃圾了。

  简书枚就认识一个老同事,也开了一家加工厂,干了几年没挣到什么钱,不干了。其实开工厂,真的很麻烦。甚至行业内,人个流传怕笑话:想谁过的不好,就鼓励他开工厂。

  没有几家小工厂有新三角工厂这么顺利的。而且新三角工厂也经历过很多周折,才走到如今这一步。再者,有另外两大块业务,也给工厂带来了一些订单。可以说三者也是相辅相成的。

  甚至可以说新三角工厂,如果只是三个股东之中的一个人来做,肯定不会有今天这么好的生意,还有可能搞不下去。

  也正是因为三个人都在努力,公司才经营的比较好 。

  大家已经看到好多同行倒闭,转行不干了的。

  开一家工厂投资可不少,有的人支撑个两三年,没挣到钱,就撑不下去了。有的老板最开始是赚的多,但订单会萎缩,客户也会流失。如果你不一直开拓新客户,也很容易就把自己做死的。

  程秋华和张进波也都认识一些,当年在工厂靠吃回=扣挣了大钱的人出来开公司,办工厂的。但说实话,能坚持下来的,还做的很好,真不多。大部分人都是灰溜溜的关了门。

  有时候,大家也会聚在一起谈论这些事情。谈论谁谁又关门了,谁谁亏了几百万了。

  今天又说到这些事,朱星宇来了一句:“我听说这些直接吃拿回=扣的人,因为钱得来的太容易,创业就没几个能搞成功的。”

  “为什么呢?”简书枚不解的提问。

  “不是说了钱来的太容易了吗?”张进波笑道。

  “钱来的太容易就不珍惜吗?搞不好,是人没这个本领吧。又或者本来钱的来路就不正,搞正经的他们反而不行吧。”朱星宇笑道。

  “也许,反正我真没见过几个能搞起来了。有的人干脆有钱就直接出国了呢。”

  他讲了一个他的某前同事,人家在大约是xx年时,就弄到了好几百万的钱。然后,把老婆孩子全部移民去某加了。过了两年,他也自己也移民出去了。前段时间,他还听某位老同事讲过这个人现在过的多潇洒呢。

  “天啊,好几百万?你们那公司一年赚多少钱啊?”简书枚惊讶极了。

  “公司赚多少我是不知道,但是他赚的多,是有不少人知道的。我以前能拿点好处,也都是他手指头漏下来的。”

  “那他不怕被查吗?这种抓到要坐牢的吧?”朱星宇问。

  “所以他把老婆孩子都移民了啊,而且自己也很快就走了啊。”

  “这不算什么,我知道一个真正坐牢了的。都好长时间了,你们不说,我还想不起来呢。”程秋华也讲了一个人。

  某公司的大经理,因为权力很大嘛,拿回扣什么的都不能满足了,可能也是因为扣比较少。有些工厂,老板把控的严,下面不是很好能拿到扣的。于是这位大经理,就与货运司机再加上公司的保安仓库等人一起,盗卖公司的原材料。

  他们公司经常要用的一种进口的塑胶粒很贵的,一吨就得多少钱。公司隔几天就要进几大车回来,他就伙同一条线的人盗卖。最开始他们胆子小,一次卖个半吨一吨的,公司也发现不了。

  而且他们生产塑胶外壳的,这些原料也会有损耗嘛。他们故意在生产上弄些不良品出来充帐,一直搞了三年,公司都没发现。直到他们胆子越来越大,盗卖的越来越多,甚至都超过一半了。

  公司老板就是死人,也该发现不对劲了。然后,老板偷偷一查就发现了问题。

  老板立马报了警,立马带人把这位大经理抓走了,连带着他出租楼里刚收到的钱,都逮了个正着。

  和他一同作案的也抓走了,还不少人呢。听说因为涉及的数目巨大,这家伙一辈子都出不来了。其他的同案犯估计也不会好过。

  “哇,这个太可怕了。也太胆大了吧。”众人都惊呆了。这种人就该牢底坐穿。

  朱星宇还说:“这人真是又贪又蠢又坏啊。明明他们做这一行的,光是开模都得赚不少钱,他干嘛要搞这种事啊。我认识的搞模具的哪个没有钱啊。”

  塑胶厂,不管你要做什么样的外壳,一定会有开模的。开模挺贵,这一行赚钱,大家都知道。而且吃拿点好处费的,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老板也不会管。只要不是那种很过份的回扣,直接以损失公司利益与供应商合起伙来算计公司的,大额度的回=扣,一般也没有人管。

  “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恩,听说那一次,抓了好多人。这家厂你们搞不好都听说过,在业内还挺有名的。”程秋华说了那家厂的名字,果然大家都有印象。

  简书枚说:“哎,我怎么不知道这件事呢,以前我们公司也是找他们生产的外壳呢。是我们的一个大供应商。”

  “那时候你又不管进料,你们公司的采购搞不好清楚这件事,但因为影响太大,没敢说出来吧。”程秋华说。

  不是影响太大,他这个纯粹与这件事无关的路人是怎么听到的呢。因为太离谱了,总有人会在外面当稀奇事说的。

  “这种事也是影响不好。他们厂难怪不盘点对帐的吗?怎么能让他混弄了几年?显然这家公司管理的也挺乱。”何文静说。

  哪个工厂,哪家公司不盘点的啊,每年至少也有一次。

  “做假帐了吧。不至于不盘点吧。每年的盘点,我们都要上场呢。”朱星宇说。

  工厂盘点,一般就是工人放一到两天的假,留下一部管理人员,外加上仓库等一些工作人员,把公司所有的物品都清点一遍的。包括桌椅板凳都要清点的,还别谈机台设备,所有的物料等等。

  然后,每年的年底,就是各公司会计快要忙死的时候。何文静也一样。

  不过这家厂现在也还生意挺好的,也是令人惊讶了,不知道是不是换了老板。又或者老板在经历这件事后,把公司管理的很严格了。

  “可能是吃过了亏了,不敢再像以前那样了吧。”

  其结果,就是大家凑在一起八卦了半天。一天的时间就这么混过去了。

  第二天,公司突然来了两位找上门来的客户,说是想买二手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