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6节(2 / 2)


  大宋,酒曲官卖。

  准确的说盐、茶、酒曲都是官卖,只要是必需品都是。

  酒容易变质,但酒曲很好保存。

  林玄礼眯起眼睛:“我出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

  宫门使笑道:“十一郎在宫外做什么事,还不是眨眼间就传遍了?您去过的店铺,喜欢买的东西,爱吃的脚店,都有人蜂拥而至。”

  林玄礼:“啥?”

  妈的,难怪我吃过几家好吃的店,本来只是卖得不错,我吃完,下次去的时候就人满为患,还以为是有谁推出美食点评,或者是好吃的藏不住。你们跟风,怎么不跟着参军呢?

  抱着酒坛子回宫去了:“晚饭要生羊肉串,嫩藕,生鸭子一只。”

  用珍贵的精酿啤酒炖啤酒鸭,精致的摆盘和精致的葱花,依旧是送到三大巨头那儿。自己烤串和啤酒,坐在庭院中赏花赏月:“嬷嬷,来与我对饮呀~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不行,还是想去打仗。]

  [我的铁血军魂在熊熊燃烧哇!]

  [忍住忍住忍住,就算边关已经做好准备,就算大宋要主动出击,你不能再跑了…除非向太后给我一个理由!]

  作者有话要说:  还是卡文。卡到半夜有一个地方想明白了……

  冠礼这里没细写。宋代最讲究冠礼的是宋徽宗。之前的皇子有六岁就加冠的。感谢在2020-11-26 20:52:51~2020-11-27 01:54: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云林子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9章 选定谁来监军(二更)

  西夏梁太后正在全国动员壮丁参战。

  大宋境内及时得到了消息,正在努力筹备兵马粮草,还是由章楶吕惠卿两位经略使应付此事,只是为了弥补人数上的不足,官家调拨二十万开封附近的禁军开赴边关。

  消息沸沸扬扬,这种巨大的军事调动瞒不了任何人,都不需要细作打探。

  西夏凡年龄15以上及70以下的男丁,都必须进行登记并随时准备入伍,甚至妇女,也被编入行伍。

  朝堂上缜密分析:“当今西夏大概有二百万人口。一半是女人,再除去老弱残疾,边境要面临的军队,约有四十万人左右。”

  “和去年相差无几。西夏可恨之处,就在于他们全民皆兵。”

  赵煦又闻了闻:“边关粮草是否充足?”

  “军械是否锋利耐用?”

  “各地的常平仓清查过了?有几处起火?”

  “国库中的钱能支撑作战多久?”打仗的开支很大,运输粮草、制造修缮武器、一次性消耗的火器、奖赏士兵获胜的赏钱、安抚伤亡士兵的钱,总共算下来,打一次仗的开支远远大于十年的岁币。

  他几天前已经问过这些问题,但物资调动、统计,还有为了确保在战争中不要物价暴涨影响百姓生活,都需要做周密的安排,每天都会发生变化。

  章惇看着各部门官员一一回答了这些问题,报上准确的数据:“今年春日筹备征讨西夏,本打算秋收后再战,以免粮草不济。可惜梁氏等不住,她要飞蛾投火自取灭亡。请官家指派监军,即刻奔赴边关。”

  赵煦面沉似水,没怎么犹豫,说出了自己拟定的人选:“秦凤路监军…”

  大太监郝随已经准备上前一步,领旨谢恩,承担这项伟大任务。

  赵煦:“…鄜延路监军,均由赵佶担任。”

  本来想用郝随或其他的太监,但考教了一下,都不懂兵法。虽然派去监军的太监没几个学过兵法,还喜欢指挥,逞强好胜,但他希望是学过的,闭嘴的。

  朝堂上一片寂静无声。

  众人都瞧着章惇和曾布的意思,新党内部虽然没有再分出两党,但确实有了两派。

  章惇想了想,是监军,而非领兵,监军和军队从来都不会融洽共处:“臣请问官家,是依次为常例,还是特例?”

  常例就是以后监军多派皇帝的弟弟、儿子前去。

  特例是仅此一次,不给下次选监军作理论依据。

  赵煦:“特例。”这一次,用章楶,朕不疑他的才略。章楶能赢,而且万无一失,赵佶一心仰慕名将,去了之后不会和他故意唱反调。

  而其他人都有可能不听训诫,非要唱反调,每个监军都要在鸡蛋里挑骨头。

  中书舍人出列跪倒:“臣不敢拟旨。此事有违礼制、祖训。恐怕开了先河……”

  御史也跪了:“万万不可!!”

  兵部尚书也犹犹豫豫的跪了:“官家,不可因一时的得胜,而任用秦王为监军。臣恐他年少轻狂,轻敌冒进。”

  蔡京只支持皇帝:“此言差矣,臣以为可以!从未听说监军可以指挥军队的进退。”

  监军只是能在主将要求打的时候说不能打,在主将要求撤退的时候说不能退,但主帅真要坚持己见呢,他也没有办法独断专行。其实就和主帅的位置相同,还多了一个打小报告的机会。非得两人意见一致,军队才能行动,否则就进退不能。

  就好比在知府旁边再加一个通判,也必须意见一致,才能实施政策、刑法。

  这固然是冗官,却又保证了官员无法独断专行(除非沆瀣一气。)

  ……

  上朝时间很找,林玄礼起床要等出太阳时,晒着太阳练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