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羊倌_85(1 / 2)





  仅仅三天,一万八千棵果树,在刘金喜带领的驻军帮助下,全部采收完成,这个惊人的喜果可把耿顺乐的够呛,二话没说,直接自家养在后院的老母猪送上了案板,盛情款待了辛苦劳动的全体官兵和全村老少爷们。

  而同样出了三十之鸡的耿天更是接到了来自部队的第二单生意,鸡蛋,数量虽然不多,但对于已经收到藏红花款项的耿天而言,钱固然重要,但名声却更重要,更何况,部队的订单价格虽然便宜却极其的稳定,长达三年的合同合理的保证了耿天的利益。

  而同样接到订单的还有赵晓乐家的嫩豆腐和屯子里所有的大棚菜,这个让人惊喜的成果可把双鸭屯的男女老少乐坏了,要说赚钱,可以肯定的说,绝对没有走散货赚的多,但架不住这生意稳啊,毕竟对于处在底层的双鸭屯而言,简直就是一堵可以过河的救命稻草。

  而从双鸭屯走货,对于刘金喜而言,已经不仅仅是省钱的问题,而是从侧面反映出刘金喜能力突出,双赢的局面让一场感谢宴变的越发热闹,虽然碍于规定,酒是没办法喝了,但喜悦的心情还是让所有人脸上挂满了笑容。

  持续了三个小时的宴席结束后,送走全体官兵,回到家中的耿天,趴在炕上缓了一会,撑着疲惫的身体又一次坐在了纺织架前,因为秋收耽搁下活计,只剩下两个月,必须赶在十二月底之前交工的挂件,因为十二月的展销会,逼的耿天不得不没黑没白的全力赶工。

  第二天签完合同后,窝在家里的耿天把一切交给耿二生和顾老三。全身心的投入赶工中,而从这天起,消失了近二十天的踏踏踏声再次响起。

  ☆、 第79章

  四十天,全身心投入赶工的耿天总算在十二月七号完成了挂卷,而此时距离展销会只剩不足一个星期。

  来不及多看,把卷轴托付给顾伟,耿天找到耿顺等人,张罗着参加展销会所需的物品,大米就不用说了,那是必须上的,水果、瓜、蓝莓酒、嫩豆腐,现在唯一难办的就是赵晓乐家的嫩豆腐怎么弄。

  商量来商量去,不想放弃这次机会的赵晓乐拍板决定带着自家的老磨盘参加在省会举办的展销会。

  一行人初步定好章程,离开村委会,而跑去粮仓的耿天则看到了放置在粮仓内的大米,下面垫着砖头,铺上毡子的麻袋让耿天列了下嘴。

  “顺子哥,这包装不成啊。”

  在南方生活十年,耿天清楚的记得,南方的大超市里,根本就没有这样成麻袋装的大米,都是精装的小袋,十斤或是二十斤的。

  这一麻袋扔出去,谁买?挠头的耿天随即找到赵国军开着家里的四轮子赶往县里,突突突的四轮子行驶在公路上,哪怕已经裹上了厚重的棉衣,可四处漏风的四轮子内还是冷的要命。

  裹紧身上的军大衣,挨着赵国军坐在驾驶室内的耿天看着视线所及的积雪,慢悠悠的四轮子以缓慢的速度往县城驶去。

  “这天可真冷,天儿,心里有底没?”

  紧握方向盘的赵国军间或活动一下冻僵的手指,扫了一眼沉默的耿天,展销会的事,早在有消息传出时,双鸭屯人就暗暗憋着一股劲,先不说那些早就准备好的农副产品,就连女人们也早早的开始准备参加展销会的羊毛制品。

  因为不自信没敢做什么大件,但是用细细的羊毛编制的小摆件却已经堆满了耿顺家特意腾出的房间,一件件巴掌大的小摆件,经过筛选又筛选,精心挑选了三十副准备跟着参展的队伍一起送到省城。

  赵国军的询问让耿天抿了下双唇,摇摇头,“没底,哥,咱没参加过展销会,也没注意过,不知道到底是啥情况,而且,咱自己说咱的东西好没用,得让老百姓认咱的牌子,要是不认,咱们说出大天来也没用。”

  耿天的话让赵国军叹了一口气,“可不是,要是不认咱着东西,咱也没辙,天儿,你想好大米咋定价了吗?”

  再次出声的询问,耿天眯了下眼睛,“五块五一斤。”

  完全出乎意料的价格让赵国军倒抽了一口冷气,“五块五?”

  没有理会赵国军的惊呼,点点头的耿天早在大米栽种时就询问过东北本地米的价格,像最好的五常米,价格在45块之间,而耿天定出的价格虽然高出五常米,但这茬米不仅仅是绿色大米还是蟹田米,口感要高于普通的绿色大米。

  而这个价格还是没有算上包装的价格,算上包装和运费,耿天的理想价格,一袋十斤装的应该在七十左右,当然最后的价格还需要跟胡岳阳商量一下,毕竟曾经代表市里带队参见过展销会的胡岳阳更了解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