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34)(1 / 2)





  叶昔言再添两句

  「不要放太多糖。」

  「谢谢江医生。」

  她挺能一心二用,嘴里讲个不停,手上动作飞快。

  周延说:叶叔让晚上给他打个视频电话。

  叶昔言还在埋头等回复,好。

  到时候叫我。

  叫你做什么?

  我爸去你家了,让一块儿见个面。

  叶周两家交好,叶父和周延他爸是挚友,隔三差五就凑堆喝茶下棋,一起开视频通话不是第一回 了,以前比赛时经常这样。两个小的都忙,很多时候都在一处,打一个视频更方便,既不耽搁时间,也能相互兜底,帮对方打掩护等等。

  叶昔言没太在意,嗯声,行吧。

  看出她有事,周延没再讲别的,不打扰她。

  趁队友们回来之前,六个人结伴下去,邵云峰带着Herbert他们去自己房间坐,聊了聊此行的计划和安排。

  该讲的还是要讲,不然晚点没空。

  叶昔言不参与其中,堵外边等着,门神一般守那儿。

  她一直在翻微信,江绪很久以后才不咸不淡地回了一个字。

  「嗯。」

  吃早饭费不了多长时间,收到这条消息没多久,不出十分钟,罗如琦她们先回来了。

  那杯豆浆是贺姐给叶昔言带的,江绪没回来,跟着何英正等人去学校了,都没知会一下。

  叶昔言问:江医生哪儿去了?

  学校。贺姐说,把一大袋包子和豆浆塞给她,多的那杯豆浆是江教授给你买的,剩下的你们分。

  作者有话要说:

  久等了。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我不是女孩子、Elizacat、台台不吃鱼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DetectiveLi、abc 2个;fghj、噜啦噜啦嘞、喻言的宝贝、、边缘舞者、霙的双簧管、yanyan、77361k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卤蛋 47瓶;jelly 18瓶;小吴大老板 14瓶;Joy、sunnnn、楚墨清、碳酸不酸 10瓶;LilGun808 8瓶;faraway 6瓶;曾威猛傻瓜也是瓜、8610069 5瓶;尼尼 2瓶;ddyy、uglazy、猫猫树、管仲、江宗苏婉、裸奔的土豆 1瓶。

  第43章

  江绪是跟何英正他们一路去的学校, 一群人算是到那边实地考察,这是今上午的主要任务。

  本次的筹集捐款活动并非做做样子,不是在网上号召一波就完事, 团队为此制定了详细的帮扶策略, 具体的出资分配,各方面到线到点的扶助, 每一样都策划好了的, 有长期的计划。

  昨晚群里就发了人员安排通知,当时的名册中没有江绪,这趟任务不该她去。

  叶昔言不知道这个, 听到贺姐的解释,以为是被派过去的,便没当回事儿。她了然, 接过早餐分给大家, 自己留了两杯豆浆三个包子,其余的让Herbert他们自个儿分。

  吃不惯中式早饭,不爱油腻的食物, 只拿了一个菜包, Charles倒是挺喜欢这些,他吃得最多。周延和陈江潮不存在饮食差异等问题,他俩都曾在国内长期生活, 出国后也保持了许多这边的生活习性, 因而很是适应暂时的改变。

  周延见叶昔言拿了两杯豆浆,随口问:喝得下这么多?

  叶昔言满不在乎点头, 霸占两杯不放, 喝一杯放一杯。毕竟有一杯是大医生买的,不能浪费, 现在喝不完可以晚点再喝,就当是水了。

  上午还有一堆工作,邵云峰没能在宾馆陪留太久,吃完早饭,他把赛车队四人交给叶昔言,让照顾一二。

  叶昔言没拒绝,应下了。

  没有外人的叨扰,朋友间的相处还自在些,不搞那套形式,不必那么客气。

  由于连夜赶路劳累,周延他们还是上楼休息了两三个小时,叶昔言自然不能跟同,不过也不会老老实实守着这几位,她趁机去了学校,想看看那方的情况。

  学校离宾馆不远,只离了二十几米远,走路过去就行。

  大雁镇只有一条街,三个分岔口,一支主环形路,卫生院、银行、学校以及镇政府都隔得很近。街上太简陋了,放眼望去整片地区都没有太高的楼房,基本都是三层小平楼,甚至是低矮的青瓦土胚房,有些店铺连招牌都没有,进在门口放一块板子,上面写着xx店/铺子就算是指引标牌了,这还算一般的,少数老店什么都不挂,外人一看都不知道究竟是卖什么的地方。

  学校也很寒碜,条件不比街上好到哪里去,大门口的大雁镇中心校六个大字都掉漆了,这里没有用以介绍的滚动屏幕,有的只是一块失色的立牌,一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横幅。

  好在学校还是配备了值守的保安,一个年龄起码五十岁的老头儿。

  进校之前,叶昔言用普通话跟对方打招呼,表示自己是公益团队的,要进去,并询问江绪她们在哪里。

  老头儿不太听得懂普通话,中气十足地扯着嗓门问了又问,老半天才搞明白她要来干嘛,连忙放她进去。

  江绪她们在校长办公室,大门侧对的那栋教学楼二楼尽头,可以直接过去。

  大雁镇中心校涵盖了小学部和初中部,一共三栋教学楼,呈Z字型连在一处的两栋是初中部,旁边那栋更矮更破旧的则是小学部。

  学校有食堂,一间宽敞的平层,位于小学部对面,也有住宿的地方,但非常破烂,是那种泥巴和石头砌成的小瓦房,一间宿舍全是上下木头床,至少能住二十个学生。

  这里太小了,一眼就能看完。

  叶昔言四下望了望,径直往楼上去,绕了一周才找到处于走廊角落里校长办公室。

  大家都在那间小屋子里,施柔也在,还有昨天的胡主任和一位戴眼镜的男人,也就是校长了。

  所有人都坐着,江绪坐校长对面,旁边还有一个空位。

  双方在谈规划的事。

  办公室的门没关,叶昔言礼貌地轻轻一敲,而后进去就要坐那个仅剩的空位上。

  江绪偏头瞅她一下,又看看她手上的豆浆,没吱声。

  何英正帮着向校长介绍队友,再转向叶昔言,这位就是刘校长。

  叶昔言伸手,刘校长您好。

  等认识完毕,她这才坐下,规规矩矩的。

  刘校长平易近人,一脸和蔼,他一面跟团队接洽意见,一面亲自泡茶,还一杯杯帮忙倒好。

  学校的情况已经通过书面形式呈交给公益活动主办方了,现下的沟通主要是再细化一下,因地制宜嘛。

  叶昔言不是很了解这些,给不了建议,只能旁听。江绪才是负责的那个,这人简直能耐,方方面面都讲得头头是道,显然就是下过功夫研究的。

  此次的帮扶分四个方面,一是帮学校翻修新宿舍,二是建图书室,三是资助过于贫困的学生读书,四是给整片校区捐赠教学设备,改善其教学条件。

  环境和资源的不均衡是拉跨教育的极大因素,团队能做的就是改变这些基本条件,能帮多少帮多少。

  江绪和刘校长谈了很久,中间也跟胡主任谈了谈,商讨过程还是很愉快,没什么分歧。

  这番谈话快到中午才算结束,最后是刘校长先站起来跟众人依次握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昨天没能赶回来迎接大家,莫怪莫怪。

  刘校长不是本地人,亦不是贵州人,他是南城贡市的,是早些年来此支教的老师,后来就留在了这里。

  所有人都到齐了,中午肯定得吃一顿,刘校长邀请大家去他家里,说是特意准备了饭菜。

  他家就在学校里面,处于初中部教学楼旁边的老式砖楼内,跟胡主任是对门邻居。学校的老师几乎都住砖楼里,那儿就是所谓的教师公寓。

  叶昔言随在江绪后边,完全忘了周延他们还在宾馆。等走出一段距离了,她两三步上前与江绪并肩而行,轻轻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