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1章(1 / 2)





  邱成这一晚没有带东西出来卖,到王成良和老胡他们的摊位上去打了一声招呼之后,就和阿常一起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经过火车站前面的三岔路口的时候,邱成又看到了那家种子摊,不过这回人家在“拒绝新生”的牌子旁边,又立了牌子,上面写着:“本摊位所售种子,均来自北方。”

  71终于还是来了

  天下太平固然好,邱成只担心事情不像现在看起来这么简单。

  又过了两天,沈星来到嘉园小区,告诉邱成原来那四个房子的事情又吹了,那俩屋主看了新闻联播以后又改了主意。

  倒是1402的屋主,看上了沈星在城里购置的一套小户型,地段好楼层也不错,就是房子老了点,但是用嘉园小区这套房子换那一套,还是比较划算的。

  双方已经谈拢,沈星过来找邱成问他明天上午有没有时间,去房管局一趟,把这个房子给过户了。

  “你自己那边的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谈完十四楼的情况,邱成顺口就问起了沈星自己的事。

  沈星拿了邱成给的那二百斤玉米面,才没多长时间,就在新南市混出名声来了,虽然这个名声不一定很好就是了,邱成在夜市里听人提起过“沈定军的二女儿”,评价则是:“皮厚难缠下手快。”

  “看上一片厂房了,还差点本钱。”沈星说道。

  “什么打算?”邱成问她。

  “听说过‘养鱼工厂’吗?”沈星问道。

  “没有。”邱成摇头,他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东西。

  “也叫‘室内循环水养鱼’,我就打算在那片厂区搞这个,听说在东部地区,这项技术现在已经相当成熟普遍了。”沈星说道。

  “技术引进肯定也需要一些成本,最好还能请个技术人员过来。”

  邱成觉得这主意还不错,这年头要是把鱼养在室外,要不了几天就得被人偷着捞完了,养在室内挺好,而且,养鱼的成本比其他养殖业还是要低许多,若是打算养鸡鸭的话,光是鸡苗鸭苗就已经是一大笔支出了。

  “屋顶是水泥现浇的,我去看过,很宽敞,也够结实,我打算在上面搭一些大棚,要是顺利,今年冬天就能有产出。先折腾几年,等往后哪天农产品不值钱了,土地的价格又上去了,再把这个厂子卖出去,也能赚些差价。”

  沈星说完,便抿着嘴角,看向邱成,眼里分明带着期待。

  “说吧,想让我干什么?”邱成这时候也认真起来了。

  “我现在手里没多少本钱,连那二百斤玉米面也是你的,我妈的离婚一时半会儿大概也办不下来,想从他们那边分点东西简直就跟要割他们的肉一样……”

  沈星说着说着就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一整个计划,靠她自己根本什么都办不了,说到底,还得靠邱成的支持。

  “大概要多少玉米面?我要是出资的话,你那边又是个什么章程?”这可不比王家那边的小打小闹,邱成得问清楚才行。

  王家那边每天做多少豆腐拉出去卖,转脸就能把玉米面给收回来了,沈星这边,那么多本钱砸进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盈利,风险也大。

  “那片厂区,大概需要玉米面五百斤以上,还有技术引进和购买鱼苗和、设备,我初步了解了一下,大约也要四五百斤玉米面,再加上请工人的支出,总共肯定在一千斤玉米面以上。”沈星说了自己的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