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夜行实录(出书版)第29节(2 / 2)


  我一把拽住他:“清楚什么情况吗?这就往里面走?”

  周庸紧握双拳生气地站住,我问女孩她们有几个老师。她们告诉我有好多个。“都是大城市来的老师,不过每次来的人不一样,只有黄校长经常在这边,每周都来。”

  我和周庸又问了几个学生,得知这所学校是别人捐赠给村子的,老师校长都是“城里人”,经常有不同的老师开着车来给他们上课,并对他们进行猥亵。

  周庸又愤怒地骂了几声,我拍拍他:“现在进去只能坏事,咱晚上再来。”

  回到车里,他仍一肚子的怒气,点着烟一口吸到底,差点烧到手:“这帮人怎么这么没人性呢!留守儿童也好意思下手?”

  我拍拍他的肩膀:“刚才和黄校长握手的时候,你注意到他的虎口了吗?”

  周庸摇摇头:“虎口怎么了?”

  我说:“他虎口上有像是梅花一样的五点刺青,你记不记得,咱抓住的那个人贩子,他虎口上也有差不多的刺青。”

  周庸:“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印象,这代表什么?他们是一伙的?”

  我点点头:“我怀疑是。”

  关于虎口的几点梅花文身有很多传闻,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梅花党——一个神秘组织,每个人的虎口和小臂上都文有几点梅花。中国流传着许多梅花党的传说,并衍生出了许多文学作品,《一双绣花鞋》就是其中之一。

  我问过老金,是否真的存在这个神秘组织。因为有几个做夜行者的前辈告诉我,这个组织是虚构出来的。老金说他原来也这么想,但后来他从不同的地方了解到一些信息,就对此产生了怀疑。在许多地方都有这种虎口印梅花的群体组织,这也太巧了。

  晚上12点,整个村子一片漆黑,离村子一千米的小学也一片漆黑,只有三楼的一间房间亮着灯,我和周庸只能看清轮廓。

  那两辆车还停在学校门口,我和周庸从车旁翻进学校的矮墙,周庸问我:“徐哥,你说一共就二三十个学生,他们盖三层楼干吗?”

  我不知道,可能这边盖房子便宜吧。

  一楼的大门已经锁了,我和周庸挨着窗户推了推,找到一扇没锁的,跳进教室。我让周庸把鞋脱了,走路别出声。“两辆车都没走,三楼还亮着灯,人应该还在学校里,咱俩注意点。”

  我们俩提着鞋轻手轻脚绕一楼看了一圈——都是普通的教室。我们上了二楼。二楼有图书室、医务室和几间空屋,我和周庸进了医务室,桌子上摆着一些药。为了不被发现,我没开手电,借着手机屏幕的亮光看了看——这些并不是药,而是艾滋病、梅毒、淋病等性病的检测试剂盒。难道他们来这儿给孩子们“上课”,都得通过体检,省得互相感染?

  带着疑问,我和周庸上了三楼。因为三楼很可能有人,我们俩的每一个动作都特别轻。走廊尽头亮着灯,我们慢慢地向那个房间挪动。

  正挪动着,走廊尽头的灯忽然灭了。我们吓了一跳,赶紧屏住呼吸站住不动——走廊里一片漆黑,我和周庸只隔了不到一米,却完全看不见对方。

  站了十多秒,没有任何声音,我拽了周庸一把,示意接着往前走——一直走到走廊尽头,我和周庸轻轻趴在门上,能听见里面有人呼吸的声音。三楼有十一个房间,我和周庸挨个扒着门听,根据里面的呼吸声和呼噜声判断,最里面的三间屋子都有人。

  我轻轻拧了走廊另一头一间没有人的房间的门把手——门没锁。我慢慢地打开门,和周庸躲了进去,关上了门。打开手机,借着亮光,我和周庸看了一下房间的样子:卫生间、透明的浴室、电视、大床、素色的漆。

  周庸小声给了个很中肯的评价:“这不就是快捷酒店的大床房吗?”我又检查了一下旁边的几间屋子,都是一样的装修。

  “徐哥,现在怎么办?”

  我说:“有大床房就先住一宿吧,里面这几间屋子看样子也不会有人来——先藏在这儿,明天白天找机会去走廊那边的屋子看看。”

  我们躺在床上眯着。一直到第二天天亮,村里的学生都来上课后,我听见走廊里有几个人说笑着下了楼,然后整个三楼又静了下来。

  我们打开门,走到三楼的另一边。听着昨晚走廊尽头开灯的房间里没有声音,我试着拧了一下门,门是锁的。我拿铁丝打开门——仍然是间大床房,只不过多了些东西——床头摆着一盒避孕套,床上扔着一些东西,角落里有个保险柜。

  我和周庸拍了一下照,继续看其他两间有人的房间——也只是有人住的大床房而已。我和周庸挨个房间又检查了一遍,整个三楼的十一间房,有十间是大床房,只有一间是堆满了旧桌椅的储物间。学校的三层全是大床房,怎么想都很奇怪——难道这是个宾馆,但为什么需要有人介绍才能入住呢?

  我说:“走,咱再去那储物间看看。”

  我和周庸又回到储物间,仔细检查了一遍所有的旧桌椅——上面都落满了灰。储物间墙角的一张桌子上,有四个印记,摆在它旁边的凳子上,有脚印。

  曾经流行的格子天花板

  我把凳子搬到桌子上,果然对上了桌子上的印记,我扶着周庸的肩膀上了桌子,又踩上凳子,摸了摸天花板,天花板是松的,我使劲往上一推,一块方形的天花板被推开了,上面有一个隐藏的阁楼。

  我把上半身探进去,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十多个孩子坐在阁楼里的大通铺上,表情麻木地看着我。我数了下,九个女孩、两个男孩,看起来都不超过十岁。

  周庸也站了上来,爬进阁楼,试图和他们说话,他们却一再地往后缩。周庸还想继续尝试,我拦住了他,指指墙角的一个小女孩:“你看她的脖子。”

  女孩穿着单薄的t恤——能看见她脖子上和锁骨上有新鲜的紫色和暗红色的吻痕。

  我见周庸眼圈都红了,拉了他一把:“关上,走,别打草惊蛇。”

  溜到一楼时,他们正在教室里上课。为了不让他们看见,我和周庸矮下身子,蹲着走到教学楼的侧面,从侧面的矮墙又翻了出去。步行回到村子,周庸问我是否报警。

  我说:“再等等,那两个女孩说这次来了两个新老师。今天周日,他们要是有工作的话,回燕市或周边的什么城市,得趁今晚或明早,这样学校里就剩下黄校长一个人了。”

  周庸点点头:“行。”

  我们蹲在村口的小树林,远远地望着学校。晚上7点多,两个男人和黄校长一起从学校里出来,分别上了车,黄校长对他们挥挥手,两辆车开走了。

  等到9点钟,确信车不会回来了,我和周庸再一次走向了小学。翻进学校后,我们发现一楼的窗户全锁死了——还好我昨天想到了这种可能,把三楼靠近排水管大床房的窗户的锁打开了。我和周庸回车里取了毛巾,用剪刀剪开,把手包上,顺着排水管爬到了三楼,滑开窗户,进了大床房。

  出了大床房,我们直奔走廊尽头亮着灯的房间,一脚踹开了门——黄校长坐在床上,正拿着手机录像,两个衣不蔽体的小女孩站在床前跳着舞。

  周庸冲上前拿被子把两个小女孩裹住,给了黄校长一耳光。

  我上前拦住周庸,让他别动手,先把两个女孩带去旁边的房间。

  黄校长看着我:“你们是警察?”

  这时周庸回来了,死死地盯着黄校长:“徐哥,你就让我动手吧,判我两年我也愿意!”

  我说:“你是不是傻?你进去了,以后谁买单?”

  我让黄校长把衣服穿上,告诉他站在床边别动,用腰带绑住了他的双手,然后让他打开墙角的保险箱——里面有几捆现金,三本封面画着梅花的账本,还有一个手机。我把手机开机,收到了许多条短信——都是要求购买儿童的。

  周庸用网络电话拨打了上家的电话,手机响了,我对着黄校长晃了晃手机:“记得一个月前,你卖了一个感染尖锐湿疣的男孩到泊州吗?”

  黄校长点头:“你们是为他来的?”

  我说:“是,是谁让他感染上性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