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3节(1 / 2)





  第57章 民国原配来了(楔)

  七月的风,八月的雨。

  二十岁的徐瑞英从乡下辗转来了城里。

  他在城里读书落脚之后, 按着他母亲的意愿, 托人把婆媳都接到了城里来。徐瑞英没有读过书, 不识字的, 完全是伺候老太太来的。

  顾澜廷家中行商, 在老家算是大门户的人了, 他有三个哥哥, 三个姐姐,他是老小, 也是读书最好的一个。

  在这个年代,他按着家中意愿娶了老实本分的徐瑞英, 这是万千婚姻当中最普通的现象。

  当然了, 民国时期的离婚大潮, 多少文人武将离了婚, 徐瑞英不善言辞, 尽管她为顾家生了三个孩子,但也没能逃过这一劫, 后来顾澜廷在学校留任教书,和女学生相爱之后, 就同她离婚了。

  离婚之后, 倔强的徐瑞英没有再婚。

  历史的潮流像齿轮一样, 顾澜廷成了文豪,他和女学生的爱情也成了离婚自由的代表,成为一段佳话, 而在那些文人舞墨时候,徐瑞英往往代表了不受人祝福的原配。

  她仓促过完一生,临死也想不明白,求亲的时候,是顾澜廷亲自登门的。

  他若是对她一点情意都没有,怎么会和她生了三个孩子。

  他和女学生所谓的爱情,那是什么。

  死不瞑目,侯夫人来了。

  于是重返一九三零年,雨季。

  作者有话要说:  新世界,正文下午更。

  第58章 民国原配来了(二)

  街上人来人往。

  这大城市里可比镇上大多了, 就连路都宽了许多, 足够三辆车并行的。

  徐瑞英刚进城, 她是三年前在老家和顾澜廷结婚的, 如今他在城里落了根, 听说, 再有一年就不用读书,而是要教书了,特意接了她和老太太来。

  马车行驶在街道上面, 上面的老太太顾刘氏怀里抱着个烟袋,看着两边的广告牌子不停地赞叹。她靠着徐瑞英,见儿媳妇低着头,什么也不看,也不忘叮嘱叮嘱她:“一会儿, 见了澜廷, 你别这样,范不着怵他,你是他媳妇儿,是我儿媳妇,你和我一样,都是来享福的了, 不是下人,知道吗?”

  老太太是喜欢她的,也真心实意把她当闺女看。

  徐瑞英点头,抬头笑笑:“妈, 我知道了。”

  现在的徐瑞英已和从前的不一样了,眸光瞥过街上车水马龙,也在广告牌上面停留,各路商家让这个冰冷的城市多了几分趣味。

  车夫按着地址把婆媳二人送到了西巷口,徐瑞英扶着婆婆下车,二人背着简单的行李,在巷口抓到个过路的,问清楚了,直接走进了巷子里面,最里侧的那一家,上前敲门。

  顾澜廷在老家时候,就习惯了下人伺候着。

  老太太七个子女,这是最小的儿子,也是最疼的。

  早就按着日子在家里等着了,一敲门,下人看婆媳两个装束,赶紧迎进门内。

  小小院落,正房三间,厢房两间,除此之外,没有后宅院了,一听说是老娘来了,顾澜廷可迎出来了。

  “妈!我刚要上街看看,一想你们也该来了。”

  顾澜庭今年二十二岁,眉眼间十分清俊,还很年轻。

  他穿着灰色的长衫,还戴着眼镜,一副读书人的样子。

  徐瑞英已经有三年没有见过他了,抬眼打量着他,他也正看着她。

  她羞涩一笑,大大方方任他看。

  老太太可见了儿子,笑得都合不拢嘴了:“坐了好长时间马车,都快要散架了,我说我不来吧,还怕瑞英一个人来,你欺负她。”

  徐瑞英还是来的时候穿的衣服裤子,都是普通打扮,灰扑扑的,也风尘仆仆,长发绾在脑后,明明年纪轻轻的,但是却显得十分老气。

  顾澜廷对她没有什么印象了。

  结婚的时候,徐瑞英还小,才十七。

  当时顾家老爷子要不行了,给小儿子说了一门亲事,顾澜廷孝顺,都依着他爹的,这就娶了徐瑞英进门,不过结婚是结婚了,两个人岁数小,也没圆房,他就出来上学了。

  没几天,老爷子去世了,他匆匆回去一趟,然后再来城里,就一直没有见过。

  此时看着自己媳妇儿,虽然打扮老气横秋了一些,但是眉清目秀的,多少还是很顺眼的,没长歪,放心了些。

  顾澜廷把老娘和媳妇儿身上的包袱都接过去了,然后带着她们进了正屋。

  正房才三间,这房子还是租的。

  院子里的下人听说老太太来了,都出来了。

  一个后院做饭的婆子,一个丫鬟叫做明月的,还有一个洒扫干粗活的叫做大武子。

  老太太肯定是要人伺候着的,顾澜廷就让明月跟着她左右,明月人还算机灵,围着老太太忙前忙后的,很快就认了主。

  老太太说累了,要先回屋休息。

  东西两个屋,中间是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