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9节(1 / 2)





  抱着“让我来挑挑刺”的念头,太子起身走到了那群拿着一份卷子讨论的大人们身边,“可否让我也瞧瞧?”

  刚刚还热烈讨论的几位大人都是一静,他们也是见猎心起,竟然忘了太子殿下还在。

  太子成功拿到了试卷,然后他就瞪大了眼。

  这不就是林先生的笔迹吗?

  前朝曾经为了防止作弊,下令所有考生的卷子都要先让人誉抄一遍,再交给考官评判,可考生依旧可以在卷子上写上约定好的词汇,可谓是你有张良记我有过墙梯。

  到了本朝,先帝下令,为了避免作弊,考官都是京官指派到各地,不能到自己的家乡,一到了地方,便会由皇帝派来的宦官贴身跟随,一起住在考院中出题。

  题目出完,一直到考试完,批改结束出了成绩,考官们才可以离开考院。

  太子是个例外,他相当于是个吉祥物,没有出题的权利,因此他晚些到也没人说他,只是一旦进了考场,作为副考官,直到成绩出来,他都不能出去。

  因为这个规定,誉抄也就可有可无,朝廷也不想废那个事,再加上总有誉抄出错的,明明考生没写错,抄卷子的人却写错,害的考生成绩下滑,因此本朝开始,便取消了誉抄。

  诸位考生的卷子才能原汁原味的出现在考官面前。

  这也不错,至少许多考官偶尔也会看笔迹来增加分数。

  而现在,太子看着手中的这张卷子,百分百可以肯定,这就是林先生的笔迹。

  就上面写的这个文章,还是他看着林先生写出来的。

  满心想要开后门,却发现人家直接自己开了天窗上天的太子殿下有点懵。

  旁边有一大把年纪的考官问:“殿下,您看这份如何?”

  太子挤出了个笑。

  “好。”

  与 此同时,心里更加坚定了要招揽林先生。

  这么的大才,一定要为他所用。

  不,不用招揽,他们已经互相约定好了。

  太子心里觉得林时恒深不可测,之前在考场上,书生对着他那一笑,如今就被解读成了他已经接过了自己的橄榄枝。

  他们之间的这段缘分,一定是冥冥注定,天意注定了林先生要助他一臂之力。

  以后,他一定可以熬倒父皇,斗垮弟弟,坐上皇位,与林先生君臣相得。

  满心斗志的太子在憋闷的小院子里待到了卷子批改完。

  他还没来得及招揽林时恒,一行从京城赶来的快马进了城。

  “殿下,陛下病重,招您速速回京!!”

  乡间,李兰兰正在洗衣服,林母从外头回来,“兰兰,我瞧见你爹又去咱们地里帮忙了,你多做一些菜,晚上让亲家公到咱们家吃。”

  “诶。”

  李兰兰声音清脆的应了,将洗好的衣服晾干,起身就到厨房去看晚上做什么菜。

  林母却还是有些心不在焉,因为儿子考过几次,她对流程也十分熟悉了,知道算日子现在成绩该出来了,而且一般考试的成绩都会先传到县里官府,若是有谁家考中的,官府自然会派人来报喜。

  她以前只听儿子说过,还真没见过,现下心里一边盼望着儿子考上了,一边又想着要是他没考上,她也别表现的太失望免得给孩子压力,时不时抬头就往外面看去。

  隔壁的大房媳妇一看婆婆这个样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当即一翻白眼。

  真不知道婆婆怎么想的,三弟考了那么多年都没考中,恐怕是真的没那个真材实料,要是这是她儿子,她肯定不让他考试,让他去县里赚钱去。

  二房媳妇却有些坐立不安,见大嫂一脸不在意的模样,她索性悄悄凑过去。

  “大嫂,你说三弟要是真的考上了,咱们分家是不是分错了?”

  “你可别白日做梦了,他要是能考上,早就考上了,还至于等到现在?”

  大房媳妇十分笃定,“放心吧,他这辈子都考不上的。”

  话音刚落,外面突然隐隐约约传来了敲锣打鼓的热闹声。

  林母身子一震,有些期待的站到门外远远望去。

  屋里正昏昏欲睡的林父听到动静,想着老婆子之前跟他说要是考中了差不多该来报喜,也是猛地睁大眼,伸着无力的手要坐起身往外看。

  就在他们的期待中,敲锣打鼓的人终于来了门前,为首的人看见林母满脸期待的模样,停了下来。

  “这里可是林时恒林老爷家中?我等是来报喜的,恭喜林老爷此次乡试高中解元,以后就是解元老爷了!!”

  第157章 古代农家子(14)

  林家的林秀才考中了举人。

  这个消息让整个村子都振奋起来了。

  秀才和举人可完全不一样, 首先, 举人是有做官资格的,虽然官位小, 但那可是官啊。

  其次, 举人名下的田地是可以不交税的,因此往往都是族里出了一个举人, 所有族人的田地都会挂在他名下合理避税。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