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9章恍然大悟(2 / 2)

  最初的时候,顾祝同也没有认识到这条消息的重要性。

  直到十二月三日,也就是在收到了哈尔西率领第71舰队离开珍珠港的消息后,顾祝同才把这些事情串联了起来。

  虽然顾祝同没有想到丘吉尔与罗斯福之间的事情,也就没有办法猜到英国打算向西南太平洋派遣远征舰队,与美军一同守卫澳大利亚,但是顾祝同猜得也不离十,即英国皇家海军即将发动一次决定性的进攻,彻底消除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隐患,而美军将在太平洋上采取协同作战,设法牵制住中国海军。

  如此一来,第71舰队就肯定不会留在夏威夷群岛海域。

  回到关岛,顾祝同没有立即登上“柏林”号大型巡洋舰,而是先去了战区司令部,让参谋调来了所有与英国有关的情报。

  虽然等了几个小时,但是顾祝同看得更加清楚了。

  关键不在海洋战场上,而是在大陆战场上。

  可以说,英国当局的举动就是未雨绸缪。在红俄即将战败的情况下,英国当局已经认识到,下一个战败的很有可能就是英国。为了免于战败,或者说是晚一点战败,英国就得采取行动。

  最有效的行动,就是在海洋战场上击败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

  说白了,只要制海权还在英国皇家海军手里,就算本土被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炸得支离破碎,皇家海军也能把敌人挡在国门之外。

  为此,英国当局自然希望在红俄战败之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如此一来,英国皇家海军就很有可能在一九四二年底采取行动,因为红俄很有可能在一九四三年初战败。

  只是,顾祝同有点想不明白,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采取行动,与英国皇家海军在大西洋上的战斗有什么关系?

  要知道,在这两个战场上,联系紧密的是英美,而不是中德。

  受地理环境限制,中德海军几乎没有什么往来更谈不上合作。在中德同盟中,陆军的相互合作远强于海军。相反,在美英轴心中,海军合作却强于陆军。因为巴拿马运河在美国的控制之下,所以美英海军可以较为便捷的在两大洋上调动舰队,也就能够采取较为紧密的配合行动。

  关键是,英国在太平洋上已经没有多少利益存在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在太平洋上只保留下了少数殖民地,即南洋的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都先后成为自由邦,仅在名义上属于英国国王。在本土都不保的情况下,英国皇家海军显然没有半点理由往太平洋派遣舰队。

  想到这,顾祝同只能相信一种在任何人看来都不大可能的事情。

  这就是,美英已经达成了某种性质的协议,即在英国皇家海军击败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牢牢掌握了北海的制海权,本土不再受到直接威胁之后,就将向太平洋派遣舰队,而美军则将在此之前协助英国皇家海军作战,尽可能的为其创造取胜机会,主要就是阻止中国海军出兵大西洋。

  当然,顾祝同也觉得这不大可能。

  要知道,就算中国海军在一九四二年占领了整个太平洋,在舰队不够强大的情况下,都不可能进军大西洋。

  最乐观的估计,即中国海军打得顺风顺水,也要到一九四四年才有往出兵大西洋。

  也就是说,美军根本没有必要采取行动牵制中国海军。

  就在顾祝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战区司令部的一名参谋提到了美军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采取的反常行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下,顾祝同完全明白了过来。

  英国当局肯定提到了协助守卫澳大利亚,美国当局却对此表示怀疑,而且美国在是否守卫澳大利亚的问题上摇摆不定,因此在做出正式决定之前,美国当局肯定得设法搞清楚两件事情,一是英国皇家海军是否有能力出兵西南太平洋,二是中队到底准备为攻占澳大利亚付出多大的代价。

  前者,只能耐心等待,而且与英国皇家海军正在策划的行动有关。

  后者,就得由哈尔西率领的第71舰队来检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