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节(2 / 2)


  唐秀娟三年来第一次在亲戚家挺直背脊,觉得自家不再是上别人家要饭的。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周玉兰的几个孩子都很早熟,也会看人脸色,在大伯二伯家里也是一样,他们知道那不是他们的父母,不会宠着他们。

  三年的时间,他们都在孝中,很少上别人家的门,偶尔去大伯二伯家里也是帮忙才去的。

  “家庆哥,爷奶在家不?”娟儿在大伯院门外,看到站在门口的大堂哥唐家庆,似乎在等着什么人。

  “在呢,进去吧。”他的目光多看了几眼野鸡,心中却担心自己媳妇儿,怎么去一趟娘家,人还不回来,他们娘俩还不回来,可赶不上家里吃肉了,三婶打到野鸡的事情,他也听村里人说起过,原以为三婶会拿出去卖野鸡,没想到还给自家送来了一只。

  今晚家里的人可是有口福咯,也不知道媳妇儿和儿子回不回来。

  唐爷爷和唐奶奶和老三家里的三个孩子一起说说话,心情看起来还不错,虽然替三儿媳心疼几只野鸡,可也知道这样做的好处,这几年老大老二两家多少帮衬了老三家里的几个孤儿寡母的,送一只野鸡能让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心里顺坦一些。以后还能记得老三家的为人不错,多看顾一些。

  唐氏一族在凤山村是大家族,村里一半的人姓唐,也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在凤山村已经落户两百年的时间。

  唐爷爷和唐奶奶年龄也大了,唐爷爷还下地,唐奶奶每天在家里和大儿媳一起照顾重孙子,他们都身体都还硬朗。

  “爷,奶,我娘说了,让你们今晚去我家吃饭,还说一定要去。”

  “不去不去,你家粮食不多,我和你奶就在家里吃。”

  “爷,奶,去吧去吧,我娘说了一定要去。”

  三个孩子都眼巴巴的望着爷奶,唐爷爷和唐奶奶只能连声说好:“好好好,去,一定去。”

  孩子们都很孝顺,唐爷爷和唐奶奶心里颇为安慰,至少儿子去世以后,孙子孙女们都还不错。

  他们其实还是很重男轻女的,只是老三年纪轻轻的就去了,对老三家的闺女多少有点怜惜的。老大家的闺女和老二家的闺女就没有这个待遇。

  唐奶奶在院子里面交代一声,说到老三家吃饭以后,就和唐爷爷还有三个孙子孙女一起离开了。

  唐万山和他媳妇儿郑氏看着老爷子老太太走了很远才说话,“他爹,你说三弟妹是采到什么宝贝了吧?还请咱爹咱娘过去吃饭,她家有粮食吗?”

  “没粮食有野鸡,她请爹娘吃饭不是应该的呀。”

  “不是,我是说,三弟妹是不是在山上挖到了什么宝贝,我可不信山外围有野鸡打,弟妹不是走到里面去打的野□□。”

  “我哪知道,我又没看到。赶紧做饭,今天咱家也吃鸡肉,多久家里没有开荤了。”唐万山已经做了爷爷,他就两个儿子一个闺女,闺女早就嫁人了,她最大。再就是大儿子唐家庆,还有小儿子唐家福,家福还小只有十三岁。

  作者有话要说:  想哭,没时间码字,呜呜!

  第58章 一窝老实人3

  “唔, 好香。”

  唐家平一边搬柴火一边使劲嗅, 吃不到也可以闻闻味道。

  “傻子,是咱家炖的鸡肉。”

  唐家顺看着弟弟这个样子也是很心酸, 都怪自己没用,都是成年人了,还帮不了家里, 连吃个肉,都这么困难,他心中不是滋味。

  “哥,不是吧,咱家就两只家, 怎么可能杀鸡吃。”

  “你到厨房闻闻去。”他也是刚才进厨房送柴火才知道的。

  “嘿嘿, 我还是搬柴火先, 咱家的鸡肉就在锅里,不慌的。”

  兄弟俩年岁相近, 感情很好, 一直都是同进同出。

  刚搬完柴火, 掸干净身上的灰,就看到弟弟妹妹们和爷奶一起走了进来。兄弟俩赶紧迎上去,“爷, 奶。”

  “砍柴回来啦?”

  “嗯,刚回来,这不才搬完柴火,过几天备好家里冬天要用的柴火, 我们就可以挑柴火到城里去卖了。”

  “不错,好好干,不过在山上也得注意安全,兄弟俩不要离的太远,相互帮衬着。”

  “嗳,知道呢。”

  很快一顿晚饭做好了,这时候,周玉兰看了一下天色,估摸是下午四点左右。

  两大钵鸡肉,一钵清炖的,一钵是红烧的,有点辣,味道很好。里面炖了一些蘑菇还有炒了一大碗菘菜,几个菜加上糙米饭。比过年都吃的好。

  “老三家的,不只是一只□□。”老太太看着两大钵的鸡肉,心里心疼的不行。

  “嗯,两只,想着家里孩子多,这几年也没有沾过什么荤腥,想着让他们好好的吃一顿,解解馋。”

  “可也……”老太太话还没有说完,老爷子用脚在下面踢了老太太几下,这个老婆子一点味也不懂,老三家的,除了让孩子们补补以外,还不是想让他们多吃点。

  周玉兰知道老太太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舍不得。这时候都是这样,穷人家有几个是舍得大手大脚的,吃点肉也是一样,一斤肉没有客人来的情况下,能吃很多次,一次一点点。

  几个孩子吃的满嘴流油,小嘴油滋滋的,吃完饭还舍不得下桌。

  “爹,娘,有事想和你们说。”

  “什么事?是家顺的婚事吗?”

  “不是,这个过些天再说,娟儿你带着弟弟妹妹们出去,家顺,家平你们留下。”

  “好。”

  三个小的走了出去,两个大的,关好门,周玉兰从堂屋的炕柜里拿出来一块粗布包着的东西,她小心翼翼的打开:“爹,娘,我今天上山采了一支灵芝,看样子是百年以上,我想明天一早带着家顺和家平到府城去卖灵芝,家里还请爹,娘,帮着照看一下,一来一去要两三天,我想请爹,娘明天住在家里。”

  说话间,粗布一层层的被打开,一支硕大的紫芝,显于人前,老爷子不敢置信的看着粗布上的紫芝,“老三家的,这是你今天采的,这么大。”

  “嗯,今天采的,要不也不会想到府城去卖掉,县城应该卖不起价格,这样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