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之走出大杂院第106节(2 / 2)


  顾舜华:“其实也没什么,不就生病嘛。”

  她觉得也犯不着这么郑重其事,好像多大事一样。

  任竞年叹了口气,分开她额前的发,低头亲了一下:“是我没能照顾好你。”

  周日去了北京动物园,这个季节正好,动物园里绿树成荫,一家子四口过去先看猴子,再看了大象老虎什么的,中间走累了还能在大树草坪上休息,买了四块雪糕一人一块,边玩边吃,两个孩子见到了各样动物,大长了见识,高兴得直撒欢。

  也是玩得太高兴了,晚上回来特别累,也没怎么着,两个孩子吃了饭洗洗躺床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任竞年还是去上班了,他走的时候,顾舜华要去送他,他不让,不过顾舜华还是骑着车子送。

  送到了长途汽车站后,任竞年:“回去吧。”

  顾舜华:“嗯。”

  任竞年:“你病刚好,在饭店里能歇的时候就偷会儿懒,别太拼命,身体是自己的。”

  顾舜华嘟哝:“我知道,谁也不是傻子。”

  任竞年便笑了:“好了,我走了,你回去吧。”

  顾舜华却有些不舍得,她发现病了那一场,她心底对他的依赖会更多一些:“你帆布包里有牛肉,炖好的牛肉,到时候你凉着切了用馒头烧饼夹着吃,或者热一热吃,都行。现在天热,小心坏了,尽快吃了。”

  任竞年:“嗯,我知道。”

  其实管道局的食堂还不错,价格也便宜,几毛钱就能吃得很好,他并不缺营养。

  顾舜华:“走吧,车来了!”

  任竞年看看,车果然来了,只好点头,往车子那边走去。

  顾舜华也赶紧转头,骑着自行车回家去。

  西瓜酱已经封起来晒着,顾舜华偶尔去看看,也不需要太费心,她便抽工夫准备写一篇关于天梯鸭掌的文章了。

  和上次一样,她还是尽量多去看看书,有时候也不拘一定是关于做菜的,可以看看别的书,关于风土民情的,文化氛围的。其实主要是多看看,看看别人怎么写文章,提高一下文化修养,这样写起来心里更有谱。

  不过即使这样,下笔依然挺艰难的,有些话就在心里,但是写出来后却干巴巴的,没什么意思。

  划掉重新写,依然不是什么很流畅的表达。

  她就这么划了写,写了划,终于磨出来一篇,又让顾跃华没事读读,帮着挑挑毛病,最后改好了交上去了。

  交上去后也就不想了,她估摸着她的文章被采用的可能性挺大的,因为上次还是第一,这次只不要不太差就没问题了。

  到了六月底,西瓜酱也差不多晒好了,这次也是多亏了顾全福的指点,西瓜酱做得还像个样子,颜色红润,闻着一股纯正的酱香,顾舜华取了一些,稍微加一点油,又加了葱花和大蒜片爆炒,浓郁的酱香混着热炒的香味,闻得人只流口水。

  其实就老北京人来说,并没有吃西瓜酱的习惯,倒是芝麻酱离不开,早些年人大代表老舍同志特意写过提案,说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为了这个,每户每个月倒是有一两芝麻酱可以供应,可每个人一个月一两芝麻酱,每个月能吃多少,也就月头月尾解解馋,关键有些还舍不得,毕竟攒着拍黄瓜那也不错。

  至于除了芝麻酱外的酱料,老北京的酱园子倒是不少,六必居和天源酱园都很有名字,还有桂馨斋这样的南方风味酱腌菜,这些酱园子虽然一个个做得风生水起,但肯定得要票,不要票的就死贵,那都是高级货,价格肯定不如顾舜华这个好。

  况且,目前几个老字号专门做西瓜酱的并没有。

  说来说去,西瓜酱是一个巧宗。

  如果能用西瓜酱来代替芝麻酱吃炸酱面,那就更好了。

  于是这天,顾舜华煮了面条,把面条用凉水过一个凉透心,之后浇上了这炒西瓜酱,又加了切丝黄瓜等面码,自己尝了尝,面条韧性十足,西瓜酱的香全都被那爆炒给激出来了,弥漫在舌尖,是这个清汤寡水的年代少有的香。

  家里人尝了后,也都说好吃,芝麻酱当然是好,但那个东西得要票啊,谁家票也不是大风刮下来的,这西瓜酱自己想办法弄来的,就好多了。

  顾全福尝了后,也点头:“这个味儿好,吃凉面或者拍黄瓜都行,等冬天的时候,稍微炒炒,用来涮火锅也合适。”

  顾全福在这方面也是行家了,他说行,那自然是行,顾舜华当即取来了西瓜酱,给大杂院里各家都分一些,这个不像清酱肉,那个贵,这个便宜,所以这个分起来没什么负担,大家伙一人那么一勺,都尝尝味道。

  大家伙都习惯吃面酱和炸面酱,还没吃过这西瓜酱。要知道大部分北京人,特别是老人家,都吃个讲究吃个传统,不能乱了规矩,所以乍看到红彤彤的酱,倒是有点不习惯。

  不过当然不会却了人一片好心,也都收了。

  倒是间壁儿的霍婶,早闻到顾舜华家里飘出来的香,那种带一点点辣咸的鲜香,被葱花蒜瓣片爆过,闻着就是能让人不自觉流口水,她早就馋了,现在正好自己试试。

  一家做了,两家做了,做了后浇在面条上,眼看着那白生生的煮面条被炸面酱裹上,可真是够味。

  于是也就是一两天的功夫,各家陆续飘出来煎炸西瓜酱的香味,当然也有些舍不得油的,就这么直接吃,倒是也不错,用他们的话说“还有点西瓜的鲜味儿呢”!

  一时大家喜欢这炸面酱喜欢得不得了,都夸这个一个好东西,当然也有老太太摇着扇子叹气:“有了这西瓜酱,我们家小子平白多吃了一碗面条,供不起了!”

  这听得大家哈哈大笑,都开玩笑说你家小子长得瘦,也该多吃点了!

  大家吃完了那一勺后,自然也有人问起来价格。

  顾舜华已经算过了,这一批西瓜酱的成本大概是五十块钱,一百多斤西瓜做出来不到三百斤的西瓜酱,这样即使算上房租,本钱也就是不到两毛钱。

  她估摸着,自己这个西瓜酱不要票,可以大致卖五毛钱一斤,这样折腾一圈,估计能挣九十块。

  比起清酱肉来,这个可真就是挣得辛苦钱了,分给骨朵儿后,自己落下六十三块。

  不过顾舜华倒是觉得,也算很不错了,毕竟做酱这个事不是什么轻松活儿,能做出来,顺利卖出去,这就是为自己开了一个好头,回头和骨朵儿正儿八经做起来,做它一个上千斤,那不是也能挣三百块。

  当下心里一个盘算后,顾舜华把价格定在了五毛一斤,大杂院里老街坊打一个八折,直接就四毛了。

  大家伙一听,自然都觉得不错,平时过去打酱油醋,需要拿着副食本去,也得两毛三毛地打,现在四毛钱一斤这么香的西瓜酱,也不要票,怎么想怎么都赚了,一时大家伙倒是抢开了,你一斤我两斤的,倒是生怕没有了。

  等大杂院里大家伙都订好了,顾舜华又过去了雷家,把西瓜酱给雷永泉妈妈尝了尝,雷永泉一吃就觉得味儿好。

  她叹息:“反正什么事我都信你,你做得肯定好吃,这个酱,我都能吃出西瓜味儿来了,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