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1 112章 儿子和爹,什么时候才长大(2 / 2)


童稚清脆的说笑声传老远,黄家的大狗站在一旁看着,连鸡也不怕,蹲在墙根下望着两个小娃儿。

厨房里,杜鹃和黄雀儿正合力烹制豆腐干。

酱油、白糖、香叶等作料下去后,杜鹃又拿来一块干净的白棉布,把自家的酱舀了四五勺子在上面。

黄雀儿忙问:“这是做什么?”

杜鹃解释道:“这酱糊哒哒的,就这么倒进锅里。把豆腐干也弄得黏糊糊的,不清爽。用棉布包起来,沾了水后,挤出酱汁。既借了味,又不会满锅都是渣滓。”

黄雀儿恍然大悟,看着妹妹满脸敬佩。

杜鹃趁机教道:“这也不是什么大学问。我本来也不知道。但煮菜也好,做其他什么事也好,学会了基本功,剩下的就要靠自己了。肯动脑筋想,又肯用心做的人。自然就比旁人做得好;不喜欢动脑子。还怕费事的人。肯定做不好。”

黄雀儿连连点头。

她受妹妹熏陶,做事习惯、行事方式,都得到很好培养。

杜鹃问道:“要不要带一点辣?”

黄雀儿迟疑了下,道:“还是不放了。要吃辣的。等煮好了,用辣酱伴着吃蘸着吃都行。要是全煮成辣的,就不能改了。”

杜鹃便听了她的。

将棉布包挽成疙瘩,丢进大锅,拍拍手笑道:“好了。煮开了水,就焖着。隔一会再来塞一把茅草。这么小火煨出来,到下午,就能入味了。”

黄雀儿笑道:“就你耐心足。”

正说笑间,就听外面黄鹂叫道:“春生哥哥。你又来做什么?”

杜鹃听了笑道:“这丫头!”忙出了厨房。

春生道:“来喊你姐姐网鱼去。”

杜鹃接道:“网鱼?去哪儿?”

黄鹂也不踢毽子了。忙跟过来,嚷道:“我也要去。”

冬生更是扯着林春袖子喊“三哥带我去。”

林春安抚住弟弟,才向杜鹃解释道:“去山里。我二哥他们采石的时候看见一个小山塘,里面有鱼。我们要去捞鱼,水秀姐姐也说去。我就来喊你了。你去不去呀?”

两眼却亮闪闪的。料准杜鹃是会去的。

原来,泉水村的人靠山吃山,但逢到过年的时候,也要弄些鱼的,取“年年有鱼”之意。

可是,村里泉水众多,却没两个池塘。要吃鱼,只能从河里捞了。冬天枯水期,鱼也少。所以,人们就从山里找。遇见那山谷中有小山塘和幽潭的,或撒网,或直接弄干了,捉些鱼来吃。

杜鹃心里一动,立即就答应了。

“你等会,我去跟我娘说一声。”

说完,就往小姨家跑去。

到了那儿,把事情对冯氏一说,冯氏眉头就皱了起来。

杜鹃抢在她开口前道:“娘,咱山里姑娘,要能上山,会下水;会煮饭,能洗衣;会种菜,会养鸡……总之,家里外面的事都要会做,将来才不吃亏。”

一番话说得几个人呵呵笑起来。

冯氏白了她一眼,道:“你想去玩就说。扯这些话。”

杜鹃笑道:“也不光是玩,不是要捞鱼么。”又凑近她些,小声道:“我们现在小,出去还没什么。等过两年大了,就不好跟秋生哥哥他们出去了。”

冯氏见她这样乖巧,又想起那事,心便软了。

正要点头,那边黄老实叫道:“雀她娘,让杜鹃去吧。跟林春他们一块出去没事。杜鹃,你秋生哥和福生哥也去吧?”后面一句话是朝杜鹃问的。

杜鹃忙答道:“嗳,也去。还有夏生哥哥呢。”

黄老实立即道:“那更不怕了。去吧,我们这就快好了,马上回家。”

冯氏其实心里也乐意了,但见黄老实那一副听命于闺女的模样就没好气,嗔道:“瞧你惯得她们!”

杜鹃见说妥了,笑嘻嘻地准备走。

忽听任三禾道:“在哪儿?说给我听。你们先去,我把这豆腐弄好了,就去找你们。我还能分些鱼呢。”

听见任三禾也去,冯氏更放心,因此道:“妹婿就跟他们一块走吧,还等什么。这剩下的活计,我跟她爹和小姨做就成了。”

黄老实忙点头。

冯明英也温柔地看着任三禾,叫他只管去。

任三禾朝她笑了笑道:“那我就去了。”一面丢下活计,进屋换衣裳。

冯氏便趁空对杜鹃嘱咐道:“小心些。跟着大家伙,别一个人乱跑。山上有狼呢。外面冷,戴个帽子,把手套也戴上。”

杜鹃连声答应着。急着要回去换衣裳。

谁知林春带着冬生和黄鹂也过来了。

黄鹂叫一声“爹”,就朝着黄老实扑过去。

杜鹃一看那架势,便明白她的小心思,因此叫道:“黄鹂,我郑重提醒你:你才五岁!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连山边都不敢去,别说上山了。你今儿要闹,往后别想二姐姐再讲故事给你听,也不带你玩,也不帮你做好看的衣裳。也不烧好吃的菜、做好吃的零嘴给你吃。”

一连串的威胁。把黄鹂震住了。

她停下脚步。眼珠骨碌转,仔细衡量得失。

没说的,二姐姐的话不能违背,那损失太大了!

她便讨好地对杜鹃笑道:“我不去。大姐二姐去。我在家帮你们看着火。晚上我跟娘煮饭,等大姐二姐回来吃。”

杜鹃满意地点头道:“你跟冬生在家玩。等二姐回来,做好吃的鱼给你们吃。大鱼煮豆腐,小鱼裹了面粉炸,那才香呢;再烧一个糖醋鱼,再烧一个酸菜鱼,再来一个清蒸鱼!”

黄鹂听得眉开眼笑,连连点头。

杜鹃就松了口气。

可不等她转身跟林春说话,就听黄鹂委屈地拖着哭腔对黄老实道:“爹。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我怎么还五岁?”

杜鹃“噗”一声笑喷了,很无语地看着小妹子扑到老实爹腿边撒娇撒赖――她也只有找老实爹撒赖揉搓了,旁人都惹不起,也不管用。

冯氏和冯明英也忍俊不禁。

老实爹见小闺女苦着一张脸,虽然没哭。也够他受的了,急忙心疼地将她搂在怀里,哄道:“别急闺女,好快的。你每天多吃些,好容易就长大了。”

黄鹂痛苦地说道:“我天天数,都过了许多天了,我还这么小!”

杜鹃笑得弯腰捂肚子。

偏冬生在旁火上浇油,道:“黄鹂,你是要多吃饭。你比我矮许多呢。瞧我,都这么高了,你才那点高……”

林春急忙喝住这小子。

黄鹂已经气得掉眼泪了。

杜鹃把男女体格不同的道理说一通,才让小女娃不再伤心。又哄他们回家写字踢毽子,说经常运动也能增高。

好容易安抚住两个小的,任三禾也背着弓箭出来了。

杜鹃回家喊黄雀儿,说已经跟爹娘说过了,让她也去。

黄雀儿听了十分欢喜,即刻就和妹妹换了衣裳,又找篓子等物。

才准备妥当,外面就传来叫声,“雀儿,杜鹃,好了没?”

是夏生和林春进来喊她们姐妹了。

“好了!”黄雀儿高声应道,脸儿有些发红。

杜鹃忙拉了她出去,一边同他们兄弟招呼,一边把门锁上了,钥匙送到后面交给娘。

同众人会合后,发现福生、水秀等人都在,扛着网子提着水桶等家伙。只有两个陌生的少年没见过,夏生说那是他师兄石桥和石板。

且说眼前,已经长成大姑娘的水秀看见黄雀儿姐妹高兴极了,上前拉着她们,小声道:“我跟我娘磨了好久呢。还是我哥帮着说话,我娘才放我出来。”

黄雀儿瞥了杜鹃一眼,也小声道:“我也是。是妹妹跟娘说的,要不我也不得出来。”

水秀捏了杜鹃鼻子一下,嫉妒地说道:“就你最讨人喜,想干嘛就干嘛,大人都纵着你。”

杜鹃一甩头抗议道:“水秀姐姐这话不公平!是你们大了吧?姑娘大了就该在家呆着。要说婆家的人了,还到处走,像什么样子!”

水秀一愣,跟着就跳脚,撵着笑着要打她。

杜鹃早料到会这样,说完就笑着跑前面去了。

任三禾挥手道:“走!夏生,你们找的地方,你们走在前边,给大伙带路。”

夏生忙答应一声,投前往西北方向走去。

大伙纷纷跟上。

今日天气很好,冬阳暖暖地普照山川田野,几乎让人闻见了春的气息。

一行人中,除了任三禾外,其余都是少年男女,又都是亲戚,因此格外亲密投契。一路说笑声不断,转眼就上了一座山峰,将泉水村远远甩在后面。

爬到半山腰,回看身后来处,只见群山环抱的山谷中,靠山的古村已经变成小小的一簇,其中房屋隐露一星半点。

两条玉带似的流水,如灵蛇般在阡陌纵横的田野间游动。

一条从脚下的山峰后拐过来,直奔古村深处;一条从前面的山里钻出,往南弯去,绕过古村流入山里。

杜鹃极目远眺这情景,心怀开阔明朗。

有三个花儿一样的女娃跟着,少年们也格外热情。

夏生的师兄石板和石桥是头一回见杜鹃和黄雀儿。两人见了黄雀儿,已经脸红拘谨了,再一看杜鹃,只觉眼花缭乱,竟是不敢直视,那女娃还只顾笑。

夏生见他们老是往黄家姐妹身上瞄,不客气地喝道:“嗳,往哪瞧呢?有你们这样的么,盯着人家女娃子看?”

两少年顿时闹了个大红脸。

******

你们说,要不要加更呢?

ps:

感谢“lhgxf”、“鸢羽之末”、“阿湖湖”、“88169580”、“书魂入雪梦”、“林在眠”、“水妖猫”、“金鑫大小姐”、“柯白莎夫人”投出的粉红票票。

感谢“may妹妹”、“newcastle”、“夏日习凉风”、“1968”打赏的平安符;感谢“海雁123”、“楚枚”打赏的香囊。

继前天后,昨天又有这么多粉红和打赏,现在粉红排名十七,虽然不一定能坐得稳,但是,原野还是要特别特别感谢你们。也感谢所有正版订阅支持原野的读者们。一本书的成绩,是大家推起来的,靠某一个人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