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0章:兰心就任(1 / 2)

第100章:兰心就任

首先划定区域,一块一块地开荒。

为了便于统计,骆凤舞专门为此制定了度量衡。

以姆妈洛梨攥拳时的手掌宽度为标准,指定为一分米,并相应推算出一米和一厘米的长度,做成标尺。

在草原上用绳和尺配合着丈量土地,遇到树林或竹林就绕开。

把开荒区定下来之后,清理出隔离带,然后开始放火烧荒,烧不起来的地方添树枝,继续烧,目的是烤死各种草和灌木。

烧完之后,套上麋鹿,拉着石犁一顿跑,把土壤翻松。接着男女老少齐上阵,把见到的所有草木都弄走。

最后按照具体地块儿形状,用土堆出田埂,开挖沟槽,就算开荒完成。

煌虚和朗沙跟着骆凤舞折腾了一天,终于彻底搞明白了。

骆凤舞把开荒的事情甩给他俩,自己又开始干别的。耕琦在带队打猎的同时把储存的水稻运过来了。

骆凤舞让善工做了几个的简易天平,利用不同体积的水找到对应的标准石头砝码。然后根据砝码做了几个杆儿秤,用起来比天平方便多了。

在几个族人的协助下,把稻谷从稻穗儿上搓下来。经过称量,她悲哀地发现,七十七筐稻穗儿竟然只得到两千三百多斤稻谷。一筐稻穗儿有六十斤左右,出谷率不足百分之五十。稻谷去壳成大米的出米率更低。

但愿经过人工培育,能有所改善吧。骆凤舞心里默默祈祷。

现在天气已经很温暖,在起龙台上开出一片试验田,可以直接育秧。

育秧之前先选种。对于这个,骆凤舞也是照猫画虎地摸索。把稻谷放在水里,沉在下面的谷粒做种,浮起来的谷粒捞出来留着吃。

悲催的是,能做种的稻谷只有四分之一,将近八百斤而已,估计能种几十亩水稻。

不过,骆凤舞转念一想,也就释怀了。当初是二十几个生手从鸟儿嘴里抢了一点稻。当做试验种植已经足够。

现在族人全都过来了,而且人数多了,今年从鸟嘴里多抢些应该没问题。抢的越多,优秀种的概率就越大。明年会更好的。

把种密匝匝撒到几块试验田里,让它们自己发芽。骆凤舞又投入开荒大业,偶尔去记录试验田里秧苗的生长情况。

忙活了二十多天,终于开出几十亩地,同时秧苗已长大,可以移栽了。

插秧难不倒骆凤舞,这个她做过,虽然插出来的不咋整齐,但也足以秒杀龙部落的原始人。

在她这个半吊的示范与指导下,居然也安然无事地插完了所有秧苗。

开出的耕地还剩下几块,正好用来种植葱姜以及袖珍辣椒,还有在老虎洞时发现的一些口感不错的野菜。

几天过后,秧苗大部分存活下来,蔬菜们也冒出绿芽。这种经过自己的手产生新生命的感觉是奇妙的。

凡是开荒的人都产生满满的成就感,特别是那些冬天才加入龙部落的人们,终于觉得自己不是寄生的废物,而是有用的人,自信心提升了很多,逐渐与原来的族人有了些来往。

地种完了,自然该建房开始正常生活生产了。

耕琦每天早出晚归,是天天带着先遣队在外面跑,争取把各色危险动物都清理干净,很少参与族内管理。

骆凤舞与煌虚、朗沙商量了一下,把起龙台分成几个功能区。基本上是十字分割,十字交叉点那里是个圆圈。

“十”代表两条主干道,交叉点做成环岛形,环岛面积足够大,中央是办公区以及祭祀和场所,部落食堂也设在这里,兼带煮盐和制糖等与食物有关的工作。

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顺序,“十”的左上区域是专门养蚕以及种植桑树的区域,左下区是器物制作队、造纸队、建筑队和编织队的工作区域,右上区域是养殖场,右下区域是居住生活区。右侧的两个区域离耕地比较近,适合积攒粪肥。

现在,龙部落族人数量翻倍,各个队伍或多或少都增加了一些人。不愿意加入现有队伍的人则组成了农耕队,队长暂时由骆凤舞和朗沙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