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0章(1 / 2)





  此外针对朕所想的这些,司礼监尊奉朕的旨意,进行相应的筛选和罗列,哪些事情是好操作的,哪些事情是难办的,都进行了标注。

  等卿家离宫时,这些都会交付到卿家手中。”

  崇祯皇帝心里当然清楚,自己所讲的那些,对湖广这个地界,究竟代表着什么,所以他从没想过一口吃成胖子。

  如果说李邦华赴任湖广,能按照他所构想的部署来办,那么利用五年的时间,结合湖广本地的情况,是能将其逐步落实的,至于是否在这五年内,能够见到成效,崇祯皇帝心里并不在意。

  这五年见不到成效,那在下个五年能见到,也是可以的,至少这代表着湖广境内,有着相应的改变。

  大明整体的阶段性谋改。

  大明地方的阶段性谋改。

  是崇祯皇帝所构想的路线,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叫敌对势力劈开,能将矛盾点分散,那大明就能逐步改变。

  “臣定当尽力。”

  李邦华硬着头皮道。

  “卿家,不是尽力,是必须。”

  崇祯皇帝走上前,轻拍李邦华的手臂,说道:“朕知道,想做好这些事情,难度很大,压力很大。

  可现在的大明,真的是等不起了。

  如果说卿家都要知难而退,那人人都是这般的话,大明想要中兴,想要排忧解难,无疑是难如登天啊。”

  李邦华的神情变了,看着天子坚毅的神情,坚定的态度,当即作揖道:“臣谨遵上谕!”

  “对了,卿家在离京赴任时,还要携带两份密旨。”

  崇祯皇帝弯腰搀扶起李邦华,继续说道:“是朕给福建总督方孔照,两广总督熊文灿的,他们到任以后,在地方要做的事情也不少。

  朕知道。

  朝中有司的不少人,对天津开海通商一事,那多是存有诟病和反对的。

  说什么的都有。

  但是开海通商一事,必须要坚定的走下去,这是为国库开源的良策,是减轻大明治下百姓负担的良策。”

  李邦华皱眉道:“陛下是否想过,倘若人人都见到开海通商,所带来的利益,那大明治下的土地,又靠谁去种呢?”

  大明重农抑商的思潮,其实是很严重的,像李邦华这等大臣的想法,其实还有很多。

  崇祯皇帝反问道:“那不开海通商,大明治下的土地,就能确保都有人种吗?”

  李邦华:“……”

  面对天子所问,李邦华一时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