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4章(2 / 2)


  “陛下,臣请旨,即刻领满桂所部铁骑,赶赴玉田方面,主持大局!”感受到崇祯皇帝的难处,孙承宗拱手作揖道。

  “孙卿~”

  崇祯皇帝饱含深情,走上前,在王洽等人的注视下,托住孙承宗的双臂,道:“当前这等态势下,唯有孙卿,能劝袁崇焕迷途识返啊。

  孙卿切记,不可多言其他,叫袁崇焕多想,一切以稳定大局为重,眼下我大明的主要矛盾,是打退进犯我大明的建虏啊!!”

  “臣定不辱使命!”

  孙承宗内心感慨,神情略显激动的应道。

  在旁的王洽、李邦华见到此幕,心里不由得暗松口气,天子并未被袁崇焕之举,所气到迷失心神。

  只是王洽他们,并不知道的是,眼下平静的崇祯皇帝,内心深处已下定决心,要等此战结束后,出手整治袁崇焕,还有在辽前势大的辽派将门了。

  大明的元气,大明的精血,不能再被这帮道貌岸然的家伙,一点点吸吮下去了!

  第八十章 谁言大明无雄儿!

  其实关于袁崇焕的处置,早在建虏进犯大明之际,在崇祯皇帝的心里就有了结果,罢免其辽东督师!

  然当前特殊的局面,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尽管建虏进犯兵马,远不如大明能调动的兵马多,但人多并不代表着能取胜。

  且袁崇焕这个人,及其善于笼络、交集人心,其出任辽东督师期间,将很多人的部分利益,捆绑在他的身上。

  朝堂,辽东,为何那么多人保袁?

  利益。

  名望。

  这些都是直接因素。

  韩爌,是袁崇焕的座师。

  李标,是袁崇焕的好友。

  钱龙锡……

  细数下来,袁崇焕虽说远在辽东任职,然在朝堂之上,却罗织了一张大网,不管是好的层面,还是不好的层面,都有人帮他争取政治资源。

  而在辽东那边,袁崇焕做的就更直接了,与之政见不合、关系不对付的将领,皆被调离出去了。

  甚至在袁崇焕初任辽东督师,为彰显自己的权势,也为让辽东不再有其他声音,袁崇焕炮制了‘矫诏杀毛文龙’的壮举!

  尽管毛文龙的确性情跋扈,然袁崇焕为一己私利,却擅杀朝廷大将,这等自断一臂的做法,叫建虏在辽南一带,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可袁崇焕矫诏一事,却没受到追责,甚至还得到勉励,这不可谓不是件可悲可叹的事情。

  “王公公,陛下他还是不愿召见我等吗?”李邦华眉宇间透着忧色,看着侯在堂外的王承恩,略显焦急道:“这都过去两日了,袁崇焕已率部回撤迁安城,军机处前指这边,还有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