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章(1 / 2)





  良久之后,宝玥哭了,老十也是气喘吁吁。

  “爷,不来了,我快不行了。”

  “闭嘴。”

  老十被她沙哑还带着哭腔的声音给刺激了一把,越发卖力。

  宝玥气不过,瞅着老十的脖子一口咬了上去。你要疯,行,老娘陪着,看谁疯过谁。

  这可几乎要了老十的命,刺激的老十差点当场就缴了械。

  一轮的狂风暴雨之后,宝玥全身上下就只剩眼睛能动了,老十也是筋疲力尽,静静的搂着她不出声,两人身上的汗都黏在了一起,得,谁也不用嫌弃谁了。

  过了一刻钟之后,老十叫宫女端进来两杯茶,自己喝了一杯,又喂了宝玥一杯,之后就一把抱起宝玥去净房洗了个鸳鸯浴。

  第8章 竹笋宴

  皇子大婚是有三天的婚假的,虽然老十现在还没正式上朝,但在上书房可是不轻松。宝玥也是进了京城才知道,在清朝,皇子6岁(虚岁)开始读书,皇子读书的时间为“卯入申出”,也就是早晨5点至下午3点,共计10个小时。如此高强度的学习,简直让人望而生畏,更不要说康熙著名的一百二十遍读书法 。

  不过这样的教育,最起码不会让皇子中出现不学无术的情况。和老十交流过的宝玥不得不承认,即便是被后世称为“草包老十”的胤俄文学功底也不是宝玥能比的。

  既然接了管家权,宝玥当然要好好的理一理。但等她看了几本账本,清点了库房之后才发现,怪不得常嬷嬷交权交的这么爽快,实在是真的没什么油水可捞,搞不好还要往里添钱。无它,事多人穷。

  老十有八个宫女、八个太监,宝玥这里有四个陪嫁丫头,八个宫女,八个太监,还有一个嬷嬷,郭络罗氏有两个宫女,侍妾各有一个宫女。除此之外还有负责打杂的小太监,供粗使的使女。

  总的来说,人口并不多,但成婚以后就代表着成人了,以后的人情往来都是不可避免的,再说这些人里并不是每个都可靠,指不定哪个就是旁人派来的探子。所以她要做的首要之事就是筛选出可靠的人。

  按照规定,皇子成家,就可以分佐领,但只有分府的时候才分安家银子。所以成家未分府的老十,身家是绝对比不上宝玥的。

  已经把自家爷当成穷鬼的宝玥,已经暗戳戳开始同情他了,全然忘了老十的额娘温僖贵妃虽然去世了,但肯定在宫外给老十留了庄子、铺子了。

  新婚夫妻相处最是怕冷场,更别说还是婚前从未谋面的新婚夫妻了,宝玥想想都觉得尴尬。从未有过这种经历的宝玥,即便是阅历深也于事无补。不过等到真正跟老十相处,宝玥才知道之前那都是杞人忧天,不成想老十对她很是优渥,除了每晚造人之外,还领她去熟悉皇子所、逛了逛传说中的御花园不说,私底下性子也活泼的很,常跟她讲一些紫禁城里的事情,当然也要交代一些亲疏关系,譬如说,阿哥里跟九哥最好,八哥、十三、十四次之。大事小情作为女主人的宝玥都必须清楚。

  宝玥觉得老十不错,于老十而言,他娶得这个蒙古福晋也是超乎他的预料的。起初皇阿玛赐婚,他还很是不忿,要知道,娶蒙古女子作为正经的皇子福晋之后,就表明这个皇子差不多与大位绝缘了,身为皇子,说没想过那个位置肯定是不可能的,他是贵妃之子,姨母是父皇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皇阿玛曾称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为自己的“良配”,是“内廷之良佐”,额娘温僖贵妃在佟佳皇后病逝以后掌管宫权,外家钮钴禄氏是满洲镶黄旗人,更是出过康熙初年辅国四大臣之一的遏必隆。算起来论尊贵只有出自孝诚仁皇后的太子比他强,其余皇子,哪怕是身为佟佳皇后养子的老四,因其玉碟未改,仍是德妃之子,终究只能算是半个嫡子,更何况其养母佟佳氏仅做了一天的皇后。

  少时额娘尚在,他几乎没受过什么委屈,和九哥整日玩闹,俨然是当时宫里的一霸 ,皇阿玛也不曾怎么管束过他们,即便是在上书房里成绩倒数,也没怎么责罚过,当时的自己还觉得是皇阿玛心疼自己,等到额娘去世以后,人走茶凉,虽有额娘留下来的人照应着,加上九哥时不时来看看,但一应用度都不可能和以前相比,皇阿玛不重视,宫里人惯会见风使舵,处境自然不会怎么样。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一向大大咧咧的自己开始不断地去想这些事,皇阿玛之所以不重视他的功课,不过是因为疼爱太子,怕自己这个贵妃之子有了才能之后,会去挡太子的道罢了。便由着他养成妄自尊大的性子只着心于他的骑射,不去管他的功课。

  那个时候他怎么想着来着,对,他想着皇阿玛不是怕我挡太子的道吗,那我就挡了,都是皇子,那个位子谁坐不得。想是这样想,但凭什么呢,他亦自己不是那块料,索性不再去想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

  但自己断了念想和被迫断了念想不同,所以对于赐婚蒙古贵女这件事,他是不忿的,既然不用夺嫡,那么远在蒙古的妻族根本算不上助力,再加上蒙古女子多性情暴烈,他亦不愿娶这样一个人 。

  但接触下来却发现刚娶的福晋长相漂亮不说,性子也是极好的,有什么事情都摆在脸上,不用他去猜,再加上她娘家在蒙古,京城这边根本就没什么亲故,也就是说她和自己的利益是一致的,起码在京城是这样,他好了她才能好。

  两个随遇而安而又互有好感的人这三天自然过的其乐融融。

  如今刚是五月份,宫里此时的时令蔬菜便有竹笋这一样,颇得宝玥喜欢,这一世她还是第一次吃呢。到了清朝宝玥才知道竹笋的食用可谓是历史悠久了,《诗经》中就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何,惟笋及蒲”等诗句,表明了食用竹笋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竹笋的做法自然是多不胜数,在宫里虽有特定的分例,但也是可以点菜的,宝玥这三天可是把竹笋吃出了花样,从竹笋炖羊肉到银芽笋丝再到尖笋腐皮汤、酱竹笋······

  民以食为天,这话真不是盖得,但是竹笋就有这么多的做法,不仅宝玥吃的开心,一向不注意吃食而只叫分例菜的老十也是开了眼界,不曾想宫里还有这么多他没吃过的菜品。

  发现了美食,老十就断没有忘记自家九哥的意思,于是,老九也跟着祭了祭五脏庙,宫里可是藏不住事的,老九老十让御膳房变着花样地事很快就被还在皇子所里住着的老七、老八以及十二到十五知道了,于是纷纷效仿,再然后,后妃们也开始叫竹笋宴。

  康熙第一天在承乾宫未翻牌子,第二日翻了密贵人的牌子,晚膳里除了分例菜以外,又多了几道跟竹笋有关的菜,以为是密贵人爱吃,便没再问,第三日翻得宜妃的牌子,结果又有几道竹笋的菜,康熙心下奇怪,还没等康熙问呢,宜妃便说了前因后果,倒是逗得康熙乐了一回。

  不过,老十吃着不错,没忘了他九哥,却忘了他皇阿玛。康熙虽然喜欢儿子们兄友弟恭,但也不能忘了他老子啊。小黑本里给老十记上一笔。

  第9章 老十的主场

  婚假结束了,老十又开始朝九晚五的生活了,不是去上朝而是继续去上书房学习。根据清朝皇室的家法规定,皇阿哥从六岁开始上书房读书.但是何时结业却没有相应的年龄限制。

  对于满清皇室子弟来说,十五六岁就要成婚,紧接着皇子要搬出皇宫,自个儿在外面开牙建府。所以理论上说,这个时候就可以不用在上书房读书了。但大多数情况是,结婚后和皇阿哥,因为还没有得到具体的差事,所以还得继续去上书房念书。

  还得去上书房读书的已经成婚的皇阿哥可不止老十一个,除了在兵部任职的老大,从太子开始的诸位阿哥都还在上书房待着呢。太子都在读书,其他人还能反抗。

  于是就有了“寒暑无间,虽婚娶封爵后,读书不辍”的记载。不过话说回来,像这样已经成家的皇子,再上书房的时候就不会受到像从前那样严格的约束, 当然,学不用那么认真的上,并不代表功课可以不做。因为康熙会时常考察皇阿哥的学问,所以在学习的方面,绝大多数皇阿哥还是不敢太怠慢的。

  成了婚的人自然和没成婚之前有所不同,老十之前一般都是不到卯时就起来,随便吃点点心喝杯水就走,但现在就不是了,他起床的时候宝玥也跟着起来了,不过宝玥这倒不是为了陪老十,而是她实在是觉少,因为修真的缘故,她睡不了几个钟头就睡够了。

  但是老十不知道啊 ,他自己就是个“起床困难户”,自然也觉得别人早起也不会好受,起床的时候见宝玥也跟着起身,还劝道:“福晋不用跟着我早起,现在还早的很,再睡会吧。”

  “左右我已经不困了,不如现在就起来,还能陪爷吃点东西,若是困的话,大不了等到爷走了我再回来睡一觉。”实在是受不了自称妾身了,向来不委屈自己的宝玥就决定在老十面前还是自称我吧。试了几次之后,发现老十接受良好,宝玥就把这个决定执行下去了。

  从来都没有在去上书房之前吃饭被人陪的经历的老十,毫无意志力的妥协了,因早起产生的那点不爽也被兴奋和感动取代了。

  不同于之前老十吃的宫中的点心,昨晚宝玥就吩咐人把今早的膳食单子拿到御膳房去了,都是一些传统的地道小吃,想来御膳房的厨子应该也会做。

  刚出炉的马蹄烧饼皮瓤分离,外脆内嫩,酥香兼备,香气四益,色、味、形俱佳。具有焦香、清香、芝麻香三香的独特风味,呈上来的有猪头肉、焖子、羊肉三种馅。

  皮薄馅大,灌汤流油,软嫩鲜香,洁白光润,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的灌汤包。

  色泽深黄,形如手镯,焦香酥脆,风味独特的焦圈。

  味咸鲜香带辣的油茶。

  这些让宝玥念念不忘的老北京传统小吃,身为皇阿哥的老十虽在京城,但却从未吃过。看上去远不如宫廷早点,老十一开始是看在福晋的面子上才没有挑刺,但等到食物入口之后,老十就无话可说了。

  倒不是它们比起宫廷早点来说多么好吃,但作为一个已经吃了十几年宫廷点心的人,乍一换口味还是不错的,更何况,宫里的点心吃的时候都是凉的,自然比不上这些端上来时还温着的小吃。

  当然,他才不会承认有福晋在一边陪着,会使他心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