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8节(2 / 2)


  想着想着他将盘子往旁边一推:“你们吃着,我先走了。”说罢转身就走。

  身后一群纨绔啧啧称奇:“今儿可改性子了。”

  “如今倒要励精图治。”

  福王不理会他们,自己到了草棚,这会子过了夕食的饭点,福王别别扭扭往草棚里一杵:“本王饿了,可有什么吃的?”

  慈姑正忙着教导徒弟,只不过福王好歹管着工地之事,便也不能置之不理。

  她见旁边小锅里还剩些夕食用的米饭,便舀了一勺进来,又从旁边的食盒里挖两勺昨日炼化好的雪白的猪油,又倒一小勺酱油,一勺白糖递过去。

  “白饭?端走!本王从不吃这!”福王见她敷衍,又唧唧歪歪起来。

  仆从在旁边打圆场:“王爷,昨儿你也说不喜欢吃甜的。”

  “居然连个仆人都骑到本王头上了。”福王哼哼唧唧,最后还是忍不住吃了一口。

  旋即他眼睛瞪圆。

  光洁白润的猪油油脂在热乎乎的白米饭里慢慢融化,一片凝脂。

  吃进口后简单的白米饭,颗粒分明,煮得糯软,正是最好的底色。旋即猪油油脂的丰腴与白糖碰撞出奇异的火花,细腻满口,丰腴的油脂香气充斥口腔。

  内里有一丁点酱油提味,不至于太腻,却又点到为止,不与白糖争夺主位。

  其中金黄色的猪油渣最得福王欢心。焦黄色的外皮脆脆,蜷缩成一团褶皱,咔嚓咬开,满嘴油脂,独有的丰腴口感充斥舌尖。

  竟然如此之香,福王将那一碗白米饭吃得精光。

  过一会他满足得往后一仰:“好撑,本王要消食。”

  第79章 灌汤黄鱼

  傍晚慈姑回家, 却见宋行老正坐在马家门庭里等她。

  马老夫人也在旁边,只不过丝毫没有往日里的大大咧咧,反而一脸为难, 时不时探头瞥一眼, 瞥见了慈姑后脸上阴霾烟消云散,如释重负喊道:“咦, 康娘子回来了!”

  宋行老也起身,先谢过马老夫人收留, 又对慈姑解释:“今儿来寻你, 对门这位老夫人说你不在, 好心留我喝了杯茶。”

  慈姑瞥见那茶几上一杯清茶, 忍不住笑,能叫马老夫人避之不尽的, 只怕也有宋行老了。

  宋行老也不多言,只问:“我想收你为徒,你可愿意?”

  慈姑一愣。正在指挥侍女收拾椅子的马老夫人也竖起了耳朵。

  宋行老便道:“我先前教导自己侄儿, 只不过他着实不成器,如今想收一个关门弟子, 将自己毕生所学尽数传授。思来想去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一气呵成。

  不愧是宋行老, 慈姑不过犹豫几瞬便定下了决心:“谢过宋行老赏识, 只不过我幼年已经拜了师, 不能再拜。”福上一福。

  马老夫人急得打转, 只不过她有些畏惧宋行老, 只冲慈姑一个劲儿使眼色。

  “原来如此。”宋行老脸上浮现出一丝失望之色, 但也很快转瞬即逝,“也罢,这便是没有缘法, 强求不得。只不过我这一身技艺,失传了着实可惜。”说罢便要转身离去。

  “慢着,您瞧通草如何”慈姑将身边的通草推过去,这丫头跟着我,是我诸多弟子里最有天赋一个,我想推荐给您。“

  仔细打量通草,通草却不看她,只满脸通红眼眶闪着泪光瞧慈姑:“师父,您不要我了?”

  慈姑摇摇头:“不是,只是你更有天赋,又着实热爱厨艺,跟着宋行老能更上层楼。”

  宋行老这却才点了头:“明日便来拜师。”她本来狐疑,可适才通草那一出倒叫她觉得这丫头是个有情有义的,这样的人做徒弟正好。

  福王如今三番五次倒每天凑来草棚与些民工们挤在一起吃饭,美其名曰“监工”。他的侍从一向老老实实,何况他又是掌管治水之人,慈姑便也不便说什么。

  每日里福王都倚靠在草棚一角凑热闹,他着实是喜欢这热气腾腾:

  慈姑有时煮汤,有时剁馅儿,有时候训徒弟“光是熘便有软熘、滑熘、焦熘三种,这时火候过了你下了锅去,莫非要焦熘不成?”徒弟们被训得眼泪汪汪,事后也不恼,反而嘻嘻笑,摘了堤岸边的金雀花去给师父看。整个草棚里都是热热闹闹一片。

  说也奇怪,原本的堤岸上工人干活没精打采,也算是埋头猛干,自然说不上是懒懒散散,但效率倒也一般。可自打慈姑这草棚,如今工地里也跟着气氛活络,效率却提升了不少。

  棚里说说笑笑声,临近饭点便飘出好闻的食物香气。在工地里忙碌的工人还要讨论两句今儿又有什么好吃的,平日里那些工人们休息时,都往草棚附近凑:或帮厨子们担水,或教小厨子,或与小厨子相扑角力,惹得厨师们官兵们纷纷加油呐喊。赢了的得康娘子新做的点心,输了的也不恼,还能讨一杯甘蔗水喝。

  整个营地里,大家都是热火朝天,干劲十足。

  福王是个舌头刁滑的,时不时就带些珍稀食材往这草棚里来请慈姑来做,慈姑也不推辞,横竖他还要带些鸡鸭羊牛给工地里诸人加餐,不算吃亏。

  外头有人将这话宣扬出去,说是福王如今洗心革面。

  官家将信将疑,派了个小黄门出去打探,才知道如今福王每每在工地与工人们同吃同喝,打成一片,还自掏腰包购买了不少羊肉鸡鸭与工人们加餐。

  “甚好,朕这兄弟,可算是开窍了,还知道体恤下属。”官家颇为欣慰,“来人呐,这宁波新进贡的大黄鱼赏赐福王两条。”

  回头小黄门就来报:“福王殿下拎着黄鱼就往工地上去了。”

  价值几百两银子的贡品黄鱼,官家吸了一口凉气:这可太……体恤了。

  福王今儿带了鹿筋和黄鱼就往草棚里来。

  慈姑将鹿筋洗净,又与海参、干贝、香菇一起放入瓦罐加鸡汤炖煮,做一道瓦罐焖鹿筋。

  这道菜光是揭开该后浓郁的香气就招人,浓稠的金黄色汤汁里躺着各色鲜味。

  鹿筋被炖得稀烂,吃起来,富有嚼劲,本来无味的鹿筋被煨得入味,吸满了辅料的香气,咸香十足,入口筋道,还裹挟着干贝和海参带来独有的海产风味

  福王吃一口,赞:“鲜,格外的鲜!更甭提口感胶质十足,柔滑软烂,将嘴巴都要被糊上。”

  这等稀罕尺寸的黄鱼却甚少见到,福王得意洋洋吹嘘:“瞧吧,小爷我本事还是大,这可是进贡给官家的,我跟官家讨要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