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7节(2 / 2)


  温氏从苏允嫣那里得知儿子和离的真相后,满心惊惶。她虽然刻意打压郡主儿媳,但一直都有分寸。皇家就是皇家,不容人轻视。臣子都得有足够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她想要找儿子商量,却发现儿子连夜里都不回来,赶紧让人去请。

  请也请不回来。

  温氏正打算翌日自己亲自去看看呢,就得知儿子当街拦马车,然后被京兆尹抓走的事。当即吓得险些晕过去。

  她先奔去了衙门,打算求情。可惜连人都没见着,温氏惊惶之下,就想去别处找人帮忙。

  可她这些年来因为有郡主儿媳,觉着不用求人,别说外人,就是对自己的小姑子都不客气。这一时半会儿的,也不知道找谁。下意识地就去了沈大人府上。

  门倒是进了,结果却被撂到了一边。沈家根本没有人来招待她。

  温氏心里气得不行,把沈大人和沈家人在心里翻来覆去的骂了几十遍。事实上她也只敢在心里骂而已,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她坐了太久,从午后坐到天黑,心里已经恨上了沈家,正盘算着定国公府以后要怎么报复呢,就见下人急匆匆而来,满脸惊惧:“老夫人,宫中来旨意了!”

  温氏身为国公夫人,还是接了几回圣旨的。她满心不安,勉强镇定下来:“来了圣旨咱们就接,你慌什么?”

  下人战战兢兢:“小的听说,是夺爵的旨意。”

  温氏脚下踉跄,扶住了丫鬟才站稳,颤声问:“你胡说什么?圣旨还未宣读,你从哪儿知道的?”

  下人也不想知道啊!

  当即也颤着声音答:“是沈大人于国公爷辱骂郡主一事上了折子,皇上一怒之下,才夺爵的。不止如此,还让主子停了职了,小的来的时候,悄悄给银子问公公打听到的。”

  温氏:“……”

  她眼前一黑,脚下发软,真的晕了过去。

  丫鬟一阵手忙脚乱把她弄上外面的马车,又使劲掐人中,好半晌,温氏才回过神来。

  靠在车壁上的她瞬间苍老了十岁不止,这时候真的满心后悔。

  如果她对儿媳好一些,今日她会不会手软放过儿子?

  如果她对儿子儿媳关心一些,拦着不让他们和离,也不会走到今日,以前她总觉得,郡主离不开自己儿子,无论她怎么苛责,她都会忍……如今想来,简直大错特错!

  国公府没了。

  儿子的官职也没了。

  孙家以后,还有什么指望?又该何去何从?

  她死了以后,怎么敢去见老国公?

  第126章 替身妹妹 十一

  一时间, 温氏心如死灰。

  死了以后她怎么面对老国公,当真是死都不敢死!

  儿子儿媳走到今日,虽然不明白其中发生了什么,但儿媳这般决绝, 里面也有她这些年来故意打压的缘故。

  直白点说, 温氏知道自己做的那些事不对,不应该那样苛责皇家郡主, 可她就是忍不住。

  都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温氏出生大家, 可她的婆婆只是一般乡野村妇, 泼辣任性, 对待儿媳就像对仇人一样。好不容易熬死了老太婆, 她自己做婆婆了,却发现儿媳是皇家郡主, 不止不能苛责打骂, 还得小心哄着, 她哪里甘心?

  在看到儿媳因为儿子对她好, 反而来讨好自己这个婆婆时, 温氏心里是得意的。

  任你是皇家郡主又如何?

  还不是得乖乖听话!

  本来她以为孙子孙女都有了, 郡主这朵富贵花这辈子肯定都种在国公府不会离开,所以愈发过分。

  可现在才发现。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无论温氏心里如何后悔, 还是得赶回国公府去接那个夺爵和儿子革职的旨意。

  跪在地上时,听到宣旨公公宣读圣旨, 温氏的心一片麻木。

  更让人绝望的是,国公府是先帝所赐,如今爵位收回, 府邸也要收回。

  也就是说,她还得强打起精神搬出这里。

  送走了宣旨公公,温氏指挥下人搬家时,心里只庆幸没有被抄家,要不然,才真的是寸步难行。

  这边指挥下人收拾东西,那边又吩咐人去京兆尹接回被打了板子的儿子。

  孙长霖挨了二十大板,还是很结实的那种。几乎打去了他半条命,搬回国公府时,他还是昏迷着的。

  温氏见状,既恨铁不成钢,又心痛难忍,还得吩咐人去请大夫。

  翌日早上,国公府迎来了客人。

  国公府被夺爵革职的事在昨日就传遍了京城,从出事到现在,别说外人,就是孙家的姑奶奶都没有回来,连打发人回来问一句都没有。就像是被夺爵的不是她娘家,只是个陌生人。

  墙倒众人推,眼看国公府没落,谁也不敢上门。这时候来客人,还是挺稀奇的。

  温氏听到有人上门,心里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