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58)(1 / 2)





  方芝:叔叔你真棒!!!

  陈念冲他挤眉弄眼:不是说好了升官了才买吗?

  陈军杰也冲她挤眉弄眼:马上就升了。

  马上就升了,这话陈军杰说了很多次。

  陈

  念之前没把她爸这话当回事,因为她了解她爸爸的性格,也明白他为什么不爱在仕途这条路上努力往上走。

  她也并不想强迫家里任何一个人改变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她觉得现在这样,就很好。

  但显然,这次是真要升了。

  陈念楞在那里,喃喃地问了句:真的啊?

  陈军杰叹口气:真的,调令马上就下来了。

  陈念:还要换单位吗?

  陈军杰哈哈笑起来:上头没空啊,要升就得开辟新战场。

  陈念看着自己的爸爸,突然就觉得鼻子酸得很。

  她抬手蹭了下眼睛,陈军杰弯腰瞅她:哎呦,怎么,高兴得都哭了。

  陈念吸溜两下鼻子,问他:为什么啊?

  答案一点都没在她的意料之外,陈军杰抬手按了按她的脑袋:因为我的老婆和女儿都很优秀啊,我也得加油了呀。

  方芝开口道:叔叔,那你加油高兴吗?

  高兴啊!陈军杰的回答一点都没迟疑,我一想到级别上去了,赚的钱多了,能给你们买好东西了我就高兴啊!

  但其实赚钱不是最重要的,陈军杰摸摸下巴,你们还小,不懂。

  陈念再吸溜一下鼻子:我懂,你是想保护我们。

  陈军杰:啊

  陈念:傻乎乎的,老觉得我们什么都不懂

  被女儿这么说,不得了了。

  陈军杰把陈念抱起就往天上扔,吓得陈念眼泪都没了,只能滋儿哇地叫着。

  家里有了电脑,陈念如虎添翼。

  之前拍的照片可以好好处理一下,给朱栋的营销策略,也可以更加具体,更加贴合市场数据。

  爸爸妈妈都说要给陈念买相机,陈念拒绝了。

  等朱栋的店真正开起来那天,陈念带着妈妈去签了合同,以刘春花女士的名义技术入股。

  也算是小半个老板了,朱栋又不是什么吝啬的人,店里的器材随陈念用。

  一个商业店铺里的相机更新速度,那可比陈念自己作为爱好者的速度快多了。

  只要陈念能

  让朱栋的店蒸蒸日上,那她就有永远花不完的进账,和用不完的相机。

  这可比自己开店爽太多了。

  在陈念的赚钱思路的开发下,临近年根,刘春花女士开始筹备自己的连锁店。

  陈念把自己拍摄的一些比较有艺术价值的照片随手发了几家杂志社,结果连连寸稿,别的小朋友们忙着期末考试的时候,陈念忙着收样刊。

  纸媒的周期长,从过稿到发刊,几个月的时间,陈念的喜悦早就淡了,倒是方芝,激动得很。

  一听门卫大爷说有她家的包裹,跑得比陈念还快。拿到手了还不准陈念拆,要拉着陈念一路奔上楼进了屋,再仔仔细细地打开。

  生怕小刀划破了边边角角。

  崭新的彩封杂志,沾满墨香的铜版纸反射着细微的光芒。

  方芝爱不释手,真打开杂志了,倒是不急了,一点点从目录页读下去,找有陈念照片的那一张。

  陈念坐在她旁边,比起看自己拍的照片,更喜欢看整个人都透着快乐气息的方芝。

  方芝把书翻了一遍,又翻了一遍,每张照片都仔细看了,然后皱起了眉头:怎么没有你啊?

  嗯?陈念愣了愣,往杂志跟前凑了凑,应该没错,包裹都是给我的

  然后她便顿住了,她想起来,在过了两次稿之后,她便没再用真名投,给自己取了个笔名。

  我陈念有些紧张,她看一眼方芝,喉咙滑动。

  方芝对她这个表情十分熟悉,合上杂志,坐直了身子:说实话,不然生气时间加罚两天。

  陈念垂下视线,手在那杂志上来回乱翻着:没什么,就是取了个笔名

  方芝:嗯。

  陈念翻到了有自己作品的那一页,推到了方芝面前,道:就这个。

  方芝垂眸去看,陈念的作品占据了整整一页的篇幅,是她们放假出门玩的时候,站在高高的塔楼之上,拍的城中老街。

  照片被处理成了黑白色,但光影实在绝妙的很。老街和新城,在夕阳的照射下,划分成两个灰度的世界,有着蓬勃而直观的美感。

  照片的右下角,摄影/后面跟着两个字,乍看简单,却总让人觉得有一些特别的含义。

  见微。

  陈念的笔名叫见微。

  第54章

  见微是什么意思?方芝盯了那两个字许久, 终于问道。

  啊这个陈念有点乱,就,从微小的地方看出去嘛, 是不是很适合搞摄影的?就,从取景器那么小小的框里可以看到大大的世界。

  嗯。方芝应了一声。

  哈, 这个不重要。陈念拍了拍那杂志,这本还蛮有份量的, 编辑要是记住了我的名字, 以后过稿就更容易啦。

  方芝:你很厉害。

  陈念呵呵笑着转了话题:那给我什么奖励?

  方芝侧过身, 眨巴下眼睛:和我一起做一套模拟题吧。

  陈念:嗷

  期末考试结束之前,陈念又拿到了两笔稿费。

  寒假来临, 家里今年收入不错, 刘春花女士计划着过年前全家出去好好逛一趟, 但方芝的声乐老师给她介绍了一位新的老师。新老师名气大,时间紧, 没法像之前那样时间比较自由地安排课程。

  于是计划只能暂时搁浅。

  方芝上午一节课,下午两节课,晚上还要练琴,时间排的满满的。

  本来就没什么空和陈念玩耍了, 这次还坚决不让陈念再送她上课。

  于是一个忙得不行,一个闲得寂寞。

  陈念每天不是待在妈妈的店里, 就是跑去朱栋的店里, 这边帮帮忙,那边出出主意,把自己伪装得忙碌起来。

  这样的生活里,照片自然会越拍越多。她早已经过了非得去名山大川才能拍出好看照片的阶段,越是生活, 越是细微,越是真实,便越发能激发她的创作欲望。

  后来有次看到手头的杂志开了新栏目,十来页的版面来记录一个故事,仿佛一个小型摄影展。陈念便干脆一股脑地把这段时间的照片处理好寄了过去,配了篇十分简单的城市散文。

  没报什么期待,于是好消息来临的时候便更像是幸运降临。

  不仅投稿一次性通过了,陈念还收到了来自杂志社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