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章(2 / 2)


  成为了童生以后直接考院试,通过了就成为秀才,反正这考试不像乡试一样,才三年一考,每年都会有,所以明年也可以继续。

  好歹今年有了经验,到时候第二次的事后也不会手忙脚乱。

  而叶承修却说自己没有通过院试,没脸见人,所以回到叶家就赶紧收拾东西,表示要回去苦读,才对得起叶家的列祖列宗,然后打包回去了,叶老太太连劝说都来不及,就见这个孙子已经告辞离开了。

  叶老太太不由得埋怨大儿子,“你怎么不拦着承修,还放他走了?在这京城里,不必在那什么乡下地方强?以后就是考试,也近一些。干什么你同意放他走?”

  这向姨娘没有生出儿子,让她拿捏不到,可是有承修这个孙子在京城里,就不信老二那边不多给点银子。

  何况她准备送给承修的丫头都没有来得及带走呢,所以叶老太太很是埋怨叶士廉。觉得都是他坏了事。

  叶士廉忙说道:“娘,承修在二弟身边,二弟才好就近指点那,在京城里,如果还是考不上,那二弟岂不是说我们不尽心?找的先生不行?还是回到二弟身边,这样我们也没有什么错。”要叶士廉说,不是自己的儿子,就不要那么操心,免得到时候有了什么不是了,那都是自己的错,何况或则科考一事儿,他确实是不懂,真耽误了,岂不是自己的过错了?

  “罢了,人都走了,我还说什么?反正我这老太婆是活的太久了,也说不动你们了。”叶老太太又老生常谈。

  叶大老爷叶士廉少不得温声安慰加请罪。

  而叶二老爷叶士英已经通过官府的邸报查出来儿子通过了县试和府试,如今是童生了,最后跌在院试上头也不足为奇。

  当然好消息是要给夫人共享的,所以付氏也知道儿子已经是童生了,忙感激的说道:“菩萨保佑,我儿如今有出息了。”

  十三岁的童生,果然是自己的好儿子啊。又加上女婿也考上了秀才,付氏觉得都是白马寺上香灵验了,所以带着叶二娘还去白马寺还了愿,又送了一笔香油钱。

  而叶四娘却觉得这寺庙是稳赚不赔的行当,看看,这要是求的事情不成,那就是你心不够诚,也怪不了菩萨,再说谁敢去怪菩萨啊。自然也不会要走以前的香火钱。

  而一旦事情真的成了,那就是菩萨保佑,又会欢田喜地的来还愿,又是送钱。哪怕十个中间只有一个成功的,那就是赚头。

  所以看看,这寺庙是不是很赚钱?

  听说这白马寺拥有的土地都有好多,还专门租给别人种呢。

  好吧,叶四娘不应该这么想菩萨的,那是一种罪过。更不可能让自家娘和姐姐知道,那更是会被说个不停的。

  家里如今是喜事连连。而向姨娘和包姨娘也终于抄完了那些女戒,女则,被放了出来。

  对于她们第一次去上香,这二位姨娘弄出幺蛾子被罚的事儿,付氏回来听了付妈妈的禀报,倒是没有再弄别的惩罚,反正老爷已经知道了。还替自己罚了她们,她何必再多此一举,反而给人得理不饶人的感觉?

  不过付氏对付妈妈说道:“这包姨娘倒是真的为七娘豁出去了,她这是向我投诚了,只是七娘未必理解她的一片良苦用心。”

  付妈妈笑道:“依奴婢说,包姨娘未免太过小心了,太太对七姑娘和八姑娘都好着呢,也是看各人的造化。”

  付氏道:“这还是不一样,妈妈也晓得,一个时时和我做对的姨娘,和一个处处给我对付别的姨娘的姨娘,你说我会更看重谁的孩子?”

  这个倒也是,八姑娘有那么个姨娘,真心让人心疼不起来,如果向姨娘再不知道好歹,八姑娘有这样一个姨娘,以后的日子定然不好过。

  包姨娘看似把自己也给圈进去了,可是却是为了让向姨娘更惹老爷的不喜,要不然她也不会把事情给闹大了。

  可是七姑娘那人吧,人小心大,未必知道自己七娘的苦心,真是可怜了包姨娘了。

  ☆、第35章 高贵的珠子

  付氏已经准备迎接从京城归来的叶承修了,感觉很长时间没有见着儿子,这不想还可以,一想就心里不得劲儿。

  付妈妈还觉得是因为如今太太没有小儿女的缘故,几个主子都长大了,如果这个时候付氏再生个儿子,那就能把精力放在小的儿女身上了。

  从生了叶四娘,付氏一直没有了动静,这都十来年了。付氏这个年纪,要说生也生的出来,且老爷每个月也有一半的时间在太太这边呢。

  “我这儿子都要去媳妇了,哪里还有这个想法,”付氏知道付妈妈着急的事情后,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付妈妈却道,“这孙子比叔叔大的都多的是,太太何必这样说?我看太太的身体比以前要好多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喜信了。”

  以前生四姑娘的时候,因为又是个姑娘,也老太太心里不喜,指桑骂槐的,又忙着给二老爷赏女人,付氏这心里和身体上都难受,一直都没有调养好,所以以后都不见了动静。

  现在外放了,不在老太太眼前了,那些窝囊气就不受了,这心情也好多了,加上如今大舅老爷已经官居三品了,说不定就要成内阁的阁老了,老太太就是看在大舅老爷的面子上也不敢那样随意的对自家的太太了。

  在四月中旬的时候,叶承修终于回来了,付氏见到就久别的儿子,是激动的很,就是叶士英也有些激动,不过人家到底是大家长,还撑得住。

  叶四娘发现三哥单独出去一趟,这感觉就跟长大了一样,突然间就成熟了起来。

  付永信忙拍了拍叶承修的肩膀,“承修表哥,你可终于回来了,你再不回来,我们都要去京里找你了,恭喜表哥,这次通过了府试,以后多指点指点小弟我啊。”

  大家簇拥着叶承修进去了,然后给他接风洗尘,叶承修从京城给大家都带了礼物回来。虽然是小东西,不值几个钱,不过也是他的一片心意。

  叶四娘得到的是类似驴打滚的点心,就问道:“三哥,你给娘和二姐带的都是首饰,为什么给我就只带点心,这也太差别对待了吧。”

  叶承修说道:“我看你不是成天都在捣鼓这个吗,给你带这个点心,你看了也有点启发,说不定能做出更好吃的点心呢,那样我们都有口福了。”

  “原来三哥是为了自己的口福才给我带的礼物啊,我真是太伤心了。”叶四娘装作很难受的样子。

  叶承修装不下去了,忙说道:“四妹,我跟你开玩笑呢,咯,三哥当然会有礼物给你的,那点心是另外的。”

  叶承修又递过去一个木匣子,“我在京里看到的新鲜的东西,听说是从海外运回来的,你看看喜欢不喜欢。”

  叶四娘打开匣子,见里面是一对很透亮的手串,这个不是,这个不是玻璃珠子做成的吗?

  叶四娘心里很无语,这个玻璃在现代那可是遍地是啊,一点儿也不值钱。

  可是在古代,因为没有练玻璃的方法,所以只能从海外运过来这种小零星的东西,毕竟这要运大块的玻璃,那中途碎的可能性大得很,说不定能全部都成了碎片,且走海运的人很少,于是这玻璃就成了难得的东西了。

  别小看这一对玻璃手串,那可是值几十两银子呢。

  “三哥,这个也太贵重了,您还不如直接给我买个羊脂玉的呢。”其实叶四娘是真心想要羊脂玉的,起码千百年后还值钱呢,这玻璃也就是现在看着挺稀罕的。

  不过叶四娘随后又想,千百年后,自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如今有了这玻璃手串,那就是自己比别人多了一个稀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