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掌上明珠[重生]_73(2 / 2)

  今上打压了宁息公子这么久,怎么可能忽然放过他。哪怕宁息公子表现得再好,今上也不敢重用他,毕竟就怕他记恨在心,到时候再来个□□谋逆,那就不太好了。

  还是就这样用一个闲散王爷的称呼和荣誉,夺去他的军职,真是兵不血刃。

  相比于凄惨的萧世臻,九皇子的待遇则好多了,九皇子也被封了王爷,但那可是货真价实的。而且今上大力赞扬,着实一副后继有人的状态,把诸多大臣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们隐隐察觉到了不寻常的气氛,好似今上要将他定为太子似的,幸好今上只是给他封王了。

  “老九和世臻都已经定亲了,趁着这次机会,不如双喜临门,赶紧将你们的王妃迎回家才是正理。”要退朝之前,垂垂老矣的今上竟然还有心思开玩笑。

  底下众臣应诺,倒是把谢贤吓出了一身冷汗。

  无奈这女婿的身份实在太敏感,自从把谢明珠定给他之后,谢贤就始终有一种脑袋别在裤腰上的感觉。心惊胆战的。

  倒是萧世臻十分淡然,他应该算是被吓大的,今上每次跟他说话的时候,都像是在敲打他。特别是今上如今年纪大了,年纪越大疑心越重。不过他心里有成算,即使今上避他如蛇蝎,他今儿也得单独跟今上说话求恩。

  ☆、第87章 084 坚定求赏

  对于萧世臻下朝之后竟然还单独求见的行为,今上表示十分诧异。

  毕竟他们祖孙俩已经许久未曾单独见面了,上回见面的时候,还得追溯到十几年前了。

  萧世臻走进来的时候,今上正坐在御座上批改奏折。他的脸上已经皱纹遍布,整个人身形瘦削,如果不是龙袍加身,兴许就会被认为是一个普通干瘦的老者了。不过萧世臻知道,即使九五之尊已然老去,但是他身上的威严不减,对于前□□的芥蒂甚深,萧世臻作为前太子的遗腹子,更是讨不了好的。

  “微臣见过陛下。”他撩起官袍,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今上停下手中的奏折,抬起头看了他半晌,才唤他起身。

  “你有何事?”言简意赅。

  萧世臻用的是“微臣”,而不是“孙儿”,显然不把自己当做萧家的子孙。当然从他出生之后,九五之尊下了那道赐他“宁息公子”的圣旨后,其中不认他的含义也显而易见。所以萧世臻此举,十分合乎规矩,但是有让今上感到不舒服。好像是这个孙子在跟他赌气似的,不过转而一想,如果萧世臻自称孙儿的话,今上仍然会不舒坦。

  可以这么说,萧世臻整个人就是一个不让人舒坦的存在。所以今上才会直奔核心,希望早点把事情说完就让他退下,不想再瞧见他那张酷似前太子和前太子妃的脸了。

  “微臣成亲之时,还望陛下能赏赐一二。微臣自知身份特殊,但是就成亲这一次,希望您能成全。微臣无论如何都无所谓,只是微臣的小妻子她身出名门,嫁给我不算多享福,所以微臣不想她一开始就受人非议。”萧世臻也没有兜圈子,直接说道。

  他的话音刚落,御书房里就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周围几个伺候的宫女太监,都谨小慎微地低着头,生怕自己呼吸发出什么大声音来。

  这位宁息公子还真敢说,平日里跟今上几乎没什么互动,更别提感情维系了。现在敢大喇喇地这么说,而且一点过度都没有,更没有先悲切地哭诉,再恳求今上,就这么直来直往,着实让人惊讶。

  今上愣了一下,沉吟了半晌,一开始似乎还想发火,最后却叹了一口气。

  “行了,朕知道了。你跟老九一样,都是疼媳妇儿的人。”他捏了捏眉头,让自己的情绪缓和下来。

  萧世臻跟着松了一口气,目的达到他就想离开了,今上的御书房可不是好待的地方,兴许他还没待上多久,就怕已经传得满城风雨了。

  “朕之前要接你回望京,你拒绝了,现在可曾后悔?”今上并没有立刻让他走,反倒是摆出了一副要谈心的架势,这头一个问题,就把周围的人吓了一跳。

  今上说得显然是当初宁息公子被送去临安之后两年,今上想起了自己这个皇孙,最终还是派人来接他去了皇宫,并且十分认真地问了他,是否愿意回京。

  当时的萧世臻不过十几岁的年纪而已,面对今上的提问先是一愣,转而有些欣喜,因为九五之尊那个意思,似乎有认回他的感觉。但是要答应之前他却犹豫了,最后摇了摇头。

  今上立刻问他为何,他目光坚定,口气淡然地回道:“有人等我回去。”

  “不后悔,我能够娶她为妻,与她举案齐眉,我觉得很好。”萧世臻再次抬头看了看御座上的老人,最终语气坚定地说道。

  他是真的一点儿都不后悔,如果当初他就回到了望京,兴许与谢明珠的缘分就到了尽头。他不知道自己为何有这种感觉,而且就像是已经生根发芽了一样笃定,只要他远离了谢明珠很久,混入了这望京复杂的朝堂之中,那么他与谢明珠就永远不可能了。

  所以当时他不顾秦老给他使眼色,断然地拒绝了。

  “没想到你倒是痴情种。你大婚那日,朕会给足你们夫妻面子的。”今上最终还是挥了挥手,让他退下。

  *

  等离开了书房,看着头上一碧如洗的天空,萧世臻心里的石头才彻底落地了。

  他的脚步变得极其轻快,只要能让谢明珠不受委屈,他真的没什么好在乎的。古语有云:温柔乡,英雄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