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的未婚夫死了以后第29节(2 / 2)


  她本是市井里的普通百姓,没有挥洒金银的本事,不必强出头。

  两人挽手去街上逛了大半天。

  除了家里缺用的东西,雪书还买了小半框的葱、姜,买了今年朝廷在六月间颁布的历书。

  虞冷月则主要是买些为中秋佳节做准备的东西。

  回三必茶铺的路上,恰遇衙役在街上“宣谕”。

  每年每月朝廷都会派衙役到街上提醒百姓们,每个月该干什么,譬如六月要纳赋税,八月农忙要收割,九月秋收结束,有了盈余不要胡乱花费,存粮存钱……

  算是一种给百姓的警醒。

  只不过到了时下,原先严肃的“宣谕”已然沦为一种形式。2

  念官谕的衙役摇头晃脑,仿佛要睡着一般。

  底下听谕的百姓,要不是就住在衙门的隔壁左右。

  要不是帮闲人,看在官父母的面子上,过来捧个场。

  没几个正经听的。

  虞冷月跟雪书两个,没听几句,快步走了。

  回了三必茶铺里。

  虞冷月把历书挂起来,偶有客人进来,也会看一看历书。

  挂在铺子里头,也方便客人。

  这时的历书,是彩色的,按日子分类,挂起来五彩斑斓,十分显眼。

  虞冷月倒喜欢这些个市井气的用物。

  不过要论好看,自然还是“顾则言”送的花笺好看。

  她到现在还没舍得用。

  平日只在普通的纸上练字。

  练了这些日子,虞冷月的字也略有进步。

  假如,有个好老师时常指点,自然会进步更快。

  她如是想着,待海岩再过来时,便叫海岩把她的字,带了回去。

  周临渊收到虞冷月的字,瞥一眼就提笔把她的字圈了许多出来,还写下了好大一通评语——当然都是负面的评价。

  他也不明白,明明她用炭笔写的字,尚算娟秀端正。

  怎的换了好的湖笔,反而越写越丑了。

  “拿去给她,让她好好练。”

  海岩收了好几张纸的评语,冷嘶一声。

  这也太不近人情了!

  只怕女掌柜看了得臊得慌。

  虞冷月才不觉羞。

  所谓不耻下问,“顾则言”的字写得比虞父还要好,就跟她前世见过的石碑上刻的似的。

  且他还替她一笔一划纠正,又让海岩白拿了许多宣纸过来。

  这样倒贴的好老师求都求不来。

  所以她练的格外刻苦。

  在没见到他的日子里,十分认真地练字打发时间。

  海岩在中间替两人传信,亲眼见着虞冷月的字,越写越好。

  而周临渊给的评语也越来越少。

  但,宣纸却没少给。

  这日,周临渊只给了寥寥几句评语。

  海岩见了,便凑过去说:“三爷,姑娘的字,是越写越好了。”

  周临渊道:“还凑合。”

  她实在不算天赋极佳的学生,但的确让他有种特别的成就感。

  海岩小心翼翼道:“若是换了别人,姑娘未必写的这样好,说到底……”都因为老师是三爷您。

  周临渊唇边浮起了淡淡的笑意。

  周文怀的小厮过来禀:“三爷,三老爷说他下了衙门,就直接跟温先生他们一起去盛福楼。让您直接过去,不必在府里等。”

  温先生是周临渊最敬重的一位恩师,他今年回京过中秋,周家主动为他接风洗尘,还有许多他的学生,其中大多是周家族中子弟。

  周临渊自然也是要去的。

  他跟温先生已经许久不见,说起来,都有些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