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章:烧陶意外(1 / 2)

第41章:烧陶意外

正当骆凤舞打麋鹿的主意时,香草跑过来找骆凤舞她。

“凤舞,我们已经拔完羊毛了。大家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都等着你去解下面的做法呢”。

骆凤舞只好先放过麋鹿,嘱咐了风平几句,返回编织队。

女人们已经收集了三大袋羊毛。地上的羊皮都变成了光板皮。

骆凤舞让人按照以前的方法对皮进行处理,缝制衣物。然后,她盯着羊毛努力回想原先见过的处理羊毛的方法和纺毛线的方法。

以前的她,虽然在城市生活,但不喜欢城市的灯红酒绿,繁闹喧嚣,而喜欢往乡下的奶奶家里跑。倘佯在古香古色的镇,听奶奶讲老辈的事儿,特别惬意。

奶奶曾经讲过年轻时在生产队弄羊毛纺线的事。骆凤舞还见过奶奶保存的一台纺车和一台织布机。

但是,骆凤舞不是机械专业出身,虽然知道那些机器的样,制作还是有点困难。况且,现在连钉都没有,也实在不好做。

最后她想起了手动纺线器。那玩意儿制作方法简单,和长轴陀螺差不多。

她按记忆中的样,用泥巴做个圆饼,中间插了根细木棍。用火烤干,当作纺线工具。

去掉羊毛里面混杂的草屑杂物,用热水清洗几次,再把粗毛细毛分开,晾干,然后就可以用来纺线了。

最后,得到一袋软毛和两袋硬毛。

把处理好的软羊毛搓成一个蓬松的长条,从毛条的一头儿扯出一些羊毛,用手搓成毛线,缠绕到一根光滑的木棍上。接着,转动当作纺线工具的泥制陀螺。

随着陀螺的转动,毛条内更多的羊毛陆续拧成毛线,等毛线达到一定长度,缠绕到木棍上。

重复这个过程,不断地转陀螺和缠毛线,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毛线,直至整个毛条用光。续上新的毛条就可以继续纺线了。

骆凤舞脑里对这个流程很清楚,但手上却不怎么给力。折腾来折腾去,不知道试验了多少次,才成功得到合格的毛线。

洛梨等人特别高兴。在骆凤舞试验时,编织队的所有人都眼睛不眨的盯着看。

大家觉得,虽然凤舞的动手能力有点差,但想法真好。不用手搓就能得到毛线,令人惊喜。这种纺线方式比手搓毛绳快,而且纺的毛线比搓的毛绳柔软多了。

大家一起上阵。每人都制作了一个长轴陀螺,然后开始纺线。

经过反反复复的试验,所有队员都掌握了纺织毛线的方法。很快,一大袋软羊毛就变成了二十几团粗细不等的毛线。

细毛用光了,但女人们纺毛线的瘾还没过够。拿出粗羊毛继续纺。不过,这样的毛线质量明显比较差,肯定不能做衣服。大家感叹软毛太少,不过瘾。

骆凤舞看女人的劳动热情如此高昂,随口可以把活羊身上的毛割下来纺线。

这时,恰好耕琦带人猎了一些羚羊和黄羊回来。编织队员一窝蜂跑过去,不管死羊活羊,一律把毛给揪了个精光。

这些羊本来都是野生动物,被女人们一顿拔毛行动之后,吓得全趴地下了,比家养的还乖。羊们搞不清状况啊,要命的动物见过,拔毛的人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耕琦等人更是被这些女人的奇怪行为给搞糊涂了。

骆凤舞赶紧跑来,劝大家不要着急,拔毛别那么狠。然后给耕琦解释原因。

耕琦听又有新东西出现了,很高兴,眼睛里星光熠熠,“大家不要抢,草原上还有很多羊。以后我们会经常去打猎的,保证给大家足够的线。”

女人们一边欢呼表示赞同,一边继续拔毛。后来,还跑到羊舍去荼毒了一些羊,把风平老爷给气得够呛。

骆凤舞在一旁笑得不行,赶紧去调节。大家劳动热情都空前高涨,可别打起来。

织毛衣的方法大家在当初用绳织衣服的时候就掌握了。后续做衣服的事并不需要骆凤舞操心。